肺上有小结节是肺癌吗
肺小结节多数为良性病变,仅约5%-10%可能为肺癌。肺结节性质需结合大小、形态、生长速度等因素综合判断,常见原因包括炎性肉芽肿、结核球、错构瘤、肺淋巴结增生及早期肺癌。
1、炎性肉芽肿:
肺部感染后遗留的瘢痕组织是最常见原因,约占肺结节的40%。细菌性肺炎、真菌感染或寄生虫病愈后,局部形成直径小于3厘米的类圆形高密度影。这类结节边缘光滑,随访中多无变化,一般无需特殊处理,定期复查胸部CT即可。
2、结核球:
肺结核治愈过程中纤维包裹形成的球形病灶,CT表现为钙化灶或层状结构。患者常有结核病史,结节多位于肺上叶,伴随卫星灶。活动期需抗结核治疗,稳定期结节可长期存在,极少恶变。
3、错构瘤:
由异常排列的软骨、脂肪等组织构成的良性肿瘤,CT可见"爆米花样"钙化。生长缓慢的实性结节直径通常小于2厘米,PET-CT显示低代谢,手术切除后预后良好。
4、肺淋巴结增生:
尘肺、矽肺等职业病患者常见,肺门或胸膜下多发微小淋巴结增生。这类结节呈均匀软组织密度,长期随访大小稳定,偶伴蛋壳样钙化。脱离粉尘环境后结节多停止进展。
5、早期肺癌:
表现为磨玻璃结节或混合密度结节,具有分叶、毛刺、胸膜牵拉等恶性征象。8毫米以上持续增长的结节需穿刺活检,确诊后可通过胸腔镜手术根治,五年生存率超过90%。
发现肺结节后建议戒烟并避免二手烟暴露,保持环境空气流通。适量食用十字花科蔬菜如西兰花、白萝卜,其含有的硫代葡萄糖苷具有潜在抗癌作用。每周进行150分钟中等强度有氧运动,增强肺功能。每3-6个月复查低剂量螺旋CT,观察结节变化特征,医生会根据结节风险分级制定个体化随访方案。合并咯血、消瘦等症状时需立即就诊。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
专业医生团队提供
免费就医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