轮状病毒肠炎的特点
轮状病毒肠炎主要表现为水样腹泻、呕吐和发热,多发于6个月至2岁婴幼儿。典型特点包括季节性高发、自限性病程、易脱水、粪口传播途径和免疫保护期短。
1、水样腹泻:
轮状病毒主要侵袭小肠绒毛上皮细胞,导致乳糖酶活性下降和钠-葡萄糖协同转运障碍。患者每日排黄色或蛋花汤样水便10-20次,含少量黏液但无脓血,腹泻持续3-8天。严重时会引起等渗性脱水,需监测尿量和前囟凹陷程度。
2、呕吐发热:
80%患儿在腹泻前1-2天出现喷射性呕吐,持续2-3天;体温多波动在38-39℃之间。病毒血症期可能伴随呼吸道症状,部分患儿出现咳嗽、流涕等上呼吸道感染表现,需与普通感冒鉴别。
3、秋冬高发:
该病在温带地区呈现明显季节性,每年10月至次年2月为流行高峰。病毒在低温干燥环境中存活时间延长,通过污染玩具、衣物等间接接触传播。托幼机构易发生聚集性疫情,需加强环境消毒。
4、自限病程:
正常免疫功能者病程通常5-7天,肠黏膜修复需2-3周。治疗以补液为主,WHO推荐低渗口服补液盐。除非合并细菌感染,否则无需使用抗生素。重症脱水需静脉补液纠正电解质紊乱。
5、免疫特性:
自然感染后产生IgA抗体仅维持1-2年,可反复感染。接种轮状病毒疫苗保护率达70-90%,但不同血清型间交叉保护有限。母乳喂养儿通过母乳中分泌型IgA可获得被动免疫。
患病期间建议继续母乳喂养,人工喂养者可改用无乳糖配方奶粉。恢复期需补充锌制剂促进肠黏膜修复,每日补充元素锌10-20毫克。注意餐具煮沸消毒,护理人员接触患儿后需规范洗手。观察精神状态和尿量变化,出现嗜睡、四肢冰凉等脱水表现应及时就医。疫苗接种是预防重症的关键,国产单价疫苗和进口五价疫苗均可有效降低住院率。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
专业医生团队提供
免费就医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