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孩吃东西就吐怎么办
小孩进食后呕吐可通过调整喂养方式、排查食物过敏、控制进食速度、治疗消化道感染、缓解心理压力等方式处理,通常与喂养不当、食物不耐受、胃肠功能紊乱、病原体感染、情绪紧张等因素有关。
1、调整喂养方式:
少量多餐喂养能减轻胃肠负担,每次喂食量不超过孩子拳头大小,两餐间隔2-3小时。避免强迫进食,婴幼儿喂奶后保持竖抱拍嗝15分钟。学龄儿童避免进食后立即跑跳,餐后1小时内保持安静活动。
2、排查食物过敏:
牛奶蛋白、鸡蛋、小麦是常见致敏食物,可能引发呕吐伴皮疹或腹泻。记录饮食日记,暂停可疑食物2周后重新引入观察反应。严重过敏需进行血清特异性IgE检测,确诊后严格规避过敏原。
3、控制进食速度:
快速进食会导致空气吞咽过多,刺激胃部引发反射性呕吐。使用小勺分次喂食,大龄儿童教导咀嚼20次/口。避免用餐时看电视或玩玩具,专注进食能减少呛咳风险。
4、治疗消化道感染:
轮状病毒、诺如病毒感染可引起喷射状呕吐,多伴随发热腹泻。轻度脱水口服补液盐,严重呕吐需静脉补液。细菌性肠炎需用头孢克肟、阿奇霉素等抗生素,用药前需粪便培养确认病原体。
5、缓解心理压力:
考试焦虑、家庭冲突可能引发心因性呕吐,表现为餐后非喷射状呕吐但食欲正常。通过沙盘游戏、绘画治疗疏导情绪,建立固定就餐仪式感。避免在餐桌上批评孩子,营造轻松进食环境。
呕吐后2小时内禁食禁水,之后从米汤、苹果泥等低渣食物开始尝试。持续呕吐超过24小时或出现血性呕吐物、意识模糊、尿量减少等脱水表现需急诊处理。日常注意餐具消毒,养成饭前洗手习惯,避免食用生冷或油腻食物。定期测量身高体重,生长曲线持续下降需排查幽门梗阻等器质性疾病。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
专业医生团队提供
免费就医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