橘红与陈皮的区别
橘红与陈皮均来源于柑橘类果皮,但二者在原料部位、加工工艺及功效应用上存在显著差异。主要区别包括原料选取部位、炮制方法、外观特征、药性归经及临床应用五个方面。
1、原料部位:
橘红选用芸香科植物橘及其栽培变种的外层红色果皮,需去除白色橘络;陈皮则为成熟柑橘果皮经干燥制成,保留部分白色海绵层。橘红仅取表皮层,质地薄而脆,陈皮包含表皮与部分中果皮,厚度通常达2-3毫米。
2、炮制工艺:
橘红需经"三蒸三晒"传统工艺处理,通过反复蒸制破坏挥发油成分以降低燥性;陈皮则需自然陈化三年以上,通过缓慢氧化使黄酮类物质转化。两种加工方式导致橘红辛温之性更烈,陈皮药性相对温和。
3、性状特征:
成品橘红呈卷曲片状,表面密布油室点,色泽橙红至棕红;陈皮多呈不规则片块,外表面橙红色至棕褐色,内面可见白色网状筋络。气味上橘红具强烈辛香,陈皮散发醇厚柑橘香气。
4、药效归经:
橘红归肺脾二经,长于燥湿化痰、行气宽中,适用于寒痰咳嗽、胸膈痞闷;陈皮归肺脾经,侧重理气健脾、和胃止呕,主治脘腹胀满、食少吐泻。现代研究显示橘红柠檬烯含量更高,镇咳作用显著;陈皮橙皮苷更丰富,促消化功能突出。
5、临床应用:
橘红多用于急症处理,如风寒咳嗽配伍苦杏仁,痰气互结配半夏;陈皮常用于慢性调理,如六君子汤治脾虚气滞,温胆汤疗痰热扰心。二者联用时可增强行气化痰功效,但阴虚燥咳者需慎用组合。
日常使用需根据体质辨证选择,痰湿体质者可取橘红3克沸水冲泡代茶,气虚腹胀者宜用陈皮5克配伍粳米煮粥。二者均含挥发油成分,不宜久煎,建议后下或泡服。保存时应置阴凉干燥处,陈皮需定期翻晒防霉变,橘红需密封避光防香气散失。孕妇及胃溃疡患者慎用,服用期间忌食生冷油腻,避免影响药效发挥。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
专业医生团队提供
免费就医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