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知道自己得了艾滋病
艾滋病可通过HIV抗体检测确诊,早期可能无明显症状,典型表现包括持续发热、体重骤降、反复感染等。诊断依据主要有HIV抗体筛查试验、确证试验、病毒载量检测、CD4+T淋巴细胞计数、机会性感染评估五种方法。
1、抗体检测:
HIV感染后2-6周血液中可检出抗体,初筛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阳性者需经免疫印迹试验Western Blot确证。窗口期检测可能出现假阴性,高危行为后需间隔4-12周复查。
2、病毒载量检测:
通过核酸检测直接测定血液中HIV RNA含量,适用于窗口期诊断和疗效监测。病毒载量>5000拷贝/毫升具有诊断意义,该检测能比抗体检测提前1-2周发现感染。
3、CD4细胞计数:
HIV主要攻击CD4+T淋巴细胞,正常值500-1600个/微升,<200个/微升提示进入艾滋病期。该指标需动态监测,通常每3-6个月检测一次。
4、机会性感染:
免疫力下降易引发肺孢子菌肺炎、隐球菌脑膜炎、卡波西肉瘤等特征性疾病。出现不明原因长期腹泻>1个月、口腔白斑、带状疱疹等表现需警惕。
3、临床表现:
急性期可能出现流感样症状发热、咽痛、淋巴结肿大,持续1-2周后进入无症状期。未经治疗者8-10年后可出现消瘦、痴呆、恶性肿瘤等终末期表现。
预防艾滋病需坚持安全性行为、避免共用注射器,医务人员需防范职业暴露。确诊后应立即启动抗病毒治疗,规范用药可使病毒载量降至检测不到水平。日常需保证充足营养,适当进行太极拳、散步等低强度运动,定期监测肝肾功能。心理支持对改善预后至关重要,可通过专业心理咨询缓解焦虑情绪。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
专业医生团队提供
免费就医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