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肠癌需要做哪些检查
结肠癌确诊需结合多种检查手段,主要包括结肠镜检查、影像学检查、实验室检测、病理活检及基因检测。
1、结肠镜检查:
结肠镜是诊断结肠癌的金标准,可直接观察肠道黏膜病变,同时进行组织活检。检查前需清洁肠道,过程中可能发现息肉、溃疡或肿瘤性病变。对于高危人群或疑似病例,建议每5-10年定期筛查。无痛结肠镜可减轻患者不适感。
2、影像学检查:
腹部CT或MRI能评估肿瘤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及远处器官扩散情况。增强CT对分期诊断准确率达80%以上,PET-CT则用于检测全身代谢活性病灶。超声内镜可精确判断早期肿瘤的黏膜下层侵犯程度。
3、实验室检测:
肿瘤标志物CEA和CA19-9检测辅助监测病情进展,但特异性较低。粪便潜血试验适用于初筛,粪便DNA检测能发现肿瘤相关基因突变。血常规可判断贫血程度,肝功能检查评估转移可能性。
4、病理活检:
通过结肠镜或手术获取的组织样本进行病理学诊断,明确肿瘤分化程度、浸润深度及脉管侵犯情况。免疫组化检测可区分腺癌、黏液癌等亚型,微卫星不稳定性检测指导治疗方案选择。
5、基因检测:
针对家族性息肉病或林奇综合征患者,需进行APC、MLH1等基因检测。KRAS/NRAS突变分析预测靶向药物疗效,BRAF V600E突变提示预后不良。二代测序技术可全面分析肿瘤基因组特征。
结肠癌检查后应根据结果制定个体化方案。日常需增加膳食纤维摄入,限制红肉及加工食品,保持规律运动。术后患者建议每3-6个月复查肿瘤标志物,1-2年进行影像学随访。出现排便习惯改变、腹痛或消瘦等症状时应及时就医。40岁以上人群建议定期参加结肠癌筛查项目,有家族史者需提前至30岁开始监测。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
专业医生团队提供
免费就医指导
热门问题
- 1 结肠癌术后复发症状有哪些
- 2 结肠癌手术多久能出院
- 3 结肠炎和结肠癌的鉴别
- 4 升结肠癌手术后治愈率
- 5 结肠癌为什么要造瘘
- 6 结肠癌肝转移介入治疗效果如何
- 7 结肠癌合并急性肠梗阻如何治疗
- 8 结肠癌肺转移发展快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