脸颊里面有个小球会动
脸颊内部可触及的活动性小肿块可能由腮腺导管结石、脂肪瘤、淋巴结肿大、黏液囊肿或良性唾液腺肿瘤引起。
1、腮腺导管结石:
腮腺导管结石是唾液腺导管内形成的钙化物质,常见于长期脱水或唾液成分异常者。典型表现为进食时患侧脸颊肿胀疼痛,触诊可及黄豆大小硬结。治疗需通过超声定位后行导管扩张取石术,反复发作者可考虑唾液腺内镜取石。
2、脂肪瘤:
脂肪组织异常增生形成的良性肿物,质地柔软且活动度好,生长缓慢。多发于皮下脂肪层,直径通常小于3厘米。无症状者无需处理,若影响外观或持续增大可通过局部麻醉下手术切除。
3、淋巴结肿大:
口腔炎症或上呼吸道感染常引发颌下淋巴结反应性增生,表现为可推动的椭圆形结节,多伴压痛。需排查牙龈炎、扁桃体炎等原发病灶,感染控制后淋巴结多自行消退,持续肿大超过2周需活检排除结核或淋巴瘤。
4、黏液囊肿:
口腔小唾液腺导管破裂后黏液外渗形成的囊性病变,好发于下唇内侧,呈半透明泡状。多因咬伤或摩擦导致,囊肿破裂后流出黏稠液体易复发。治疗采用手术完整切除囊肿及受累腺体,冷冻治疗也可作为选择。
5、良性唾液腺肿瘤:
多形性腺瘤是最常见的唾液腺良性肿瘤,生长缓慢且边界清晰,触诊有弹性感。好发于腮腺浅叶,可能压迫面神经导致局部麻木。确诊需结合超声与细针穿刺,标准治疗为保留面神经的肿瘤切除术。
日常应注意保持口腔卫生,每日使用软毛牙刷清洁牙齿并配合漱口水,避免过硬食物划伤口腔黏膜。饮食宜选择温凉流质或软食,减少辛辣刺激食物摄入。观察肿块变化时避免频繁触摸刺激,若出现持续增大、固定不移、表面破溃或伴随面部麻木等症状,需及时至口腔颌面外科就诊。定期进行口腔检查有助于早期发现病变,特别是长期吸烟或咀嚼槟榔者更应提高警惕。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
专业医生团队提供
免费就医指导
热门问题
- 1 非萎缩性糜烂会癌变吗
- 2 颈椎癌的初期症状有哪些
- 3 矮小症应该怎么去治疗
- 4 病毒性感冒和普通感冒有什么区别
- 5 肉毒素除皱的副作用
- 6 陈旧性心肌梗死怎么办
- 7 充血性心力衰竭是什么
- 8 7个月宝宝便秘怎么办什么方法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