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孩子喂药的妙招
给孩子喂药可通过调整姿势、使用喂药工具、改善药物口感、分散注意力、建立奖励机制等方法实现。
1、调整姿势:
婴幼儿可采用半卧位,将头部抬高15-30度,防止呛咳。较大儿童可采取坐姿,身体稍向前倾。避免平躺喂药,易导致药物误入气管。对抗拒强烈的孩子,可先固定其双手,由另一位家长协助托住下颌。
2、使用喂药工具:
滴管适合新生儿,可沿颊黏膜缓慢滴入。1岁以上可用带刻度喂药器,精准控制药量。口服注射器能避开味蕾区域,减少苦味感知。选择硅胶材质工具,避免损伤口腔。喂药后需用清水清洁工具,防止药物残留。
3、改善药物口感:
咨询医生后,可将药粉混入果泥、酸奶等食物掩盖苦味。颗粒剂可用少量温开水溶解,冷却后服用。片剂可研磨成粉混合蜂蜜调味。注意布洛芬等药物不可与碳酸饮料同服,抗生素需与乳制品间隔2小时。
4、分散注意力:
喂药时播放动画片或儿歌转移注意力。对学龄前儿童可采用游戏化方式,如"小飞机进站"等情景模拟。服药后立即给予玩具或绘本作为正向刺激。避免在哭闹时强行灌药,可能引发呕吐反射。
5、建立奖励机制:
制作服药记录表,每次完成后贴星星奖励。累积一定数量可兑换小礼物。大龄儿童可通过讲明药理作用提高配合度,如"吃药打败小病菌"。切忌用欺骗方式喂药,会加剧抗拒心理。
日常可训练孩子用喂药杯喝水适应器具,选择水果味牙膏刷牙降低口腔敏感度。服药后适当饮用温开水冲淡口腔药味,但需注意某些药物对饮水量有特殊要求。保持喂药环境光线明亮但不过刺眼,室温维持在24-26℃舒适范围。建立固定服药时间表,形成条件反射。若持续强烈抗拒,需就医评估是否存在吞咽功能障碍或药物过敏等情况。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
专业医生团队提供
免费就医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