剖腹产脊椎麻醉后遗症
剖腹产脊椎麻醉后遗症主要包括头痛、神经损伤、感染、硬膜外血肿和尿潴留。这些症状通常由麻醉操作、个体差异或术后护理不当引起,多数可通过针对性治疗缓解。
1、头痛:
脊椎麻醉后头痛多因脑脊液外漏导致颅内压降低,表现为直立位加重、平卧减轻的搏动性头痛。治疗需严格卧床24-48小时,补充大量水分,严重者可考虑硬膜外血贴治疗。约80%患者症状在1周内自行缓解。
2、神经损伤:
穿刺针直接刺激或局麻药神经毒性可能导致下肢麻木、刺痛感。多数为暂时性损伤,3个月内逐渐恢复。维生素B族神经营养药物可辅助修复,若6个月未恢复需排查椎管内血肿或脓肿。
3、感染:
穿刺部位消毒不彻底可能引发硬膜外脓肿或脑膜炎,表现为持续发热、颈项强直。需立即进行血培养和腰椎穿刺检查,静脉注射抗生素治疗2-4周。严格无菌操作可降低发生率至0.01%以下。
4、硬膜外血肿:
凝血功能障碍患者穿刺时血管损伤可能形成血肿压迫脊髓,表现为进行性下肢无力。需在8小时内行椎板切除减压术,术后配合甘露醇脱水治疗。术前凝血功能筛查可有效预防。
5、尿潴留:
骶神经阻滞导致膀胱逼尿肌麻痹,表现为术后6小时无法自主排尿。可采取热敷下腹部、流水声诱导等方法,必要时留置导尿管2-3天。多数患者在麻醉代谢后功能自行恢复。
术后应保持穿刺点清洁干燥,避免剧烈咳嗽或过早下床活动。每日饮水量不少于2000毫升,多摄取富含维生素B12的动物肝脏、鱼类。进行凯格尔运动锻炼盆底肌,6周内避免提重物或久坐。若出现持续头痛、下肢运动障碍或发热超过38.5℃,需立即返院检查。哺乳期用药需严格遵循医嘱,禁用非甾体抗炎药缓解疼痛。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
专业医生团队提供
免费就医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