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毒性心肌炎定义
病毒性心肌炎是指病毒感染引起的心肌局限性或弥漫性炎症病变。病毒性心肌炎主要由柯萨奇病毒、腺病毒、流感病毒等感染引起,典型表现为胸闷胸痛、心悸气短、心律失常等症状,严重者可出现心力衰竭或心源性休克。
1、病因:
病毒性心肌炎主要由肠道病毒、呼吸道病毒等感染引发。柯萨奇B组病毒是最常见病原体,约占50%病例;腺病毒、流感病毒、EB病毒等也可致病。病毒通过血液或淋巴系统侵犯心肌细胞,直接损伤心肌或诱发免疫反应导致炎症。
2、病理:
病毒性心肌炎的病理改变包括心肌细胞变性坏死、间质水肿及炎性细胞浸润。急性期可见心肌纤维断裂,慢性期可能出现心肌纤维化。部分患者可发展为扩张型心肌病,心肌收缩功能持续下降。
3、症状:
病毒性心肌炎临床表现差异较大,轻者可无症状,重者出现急性心力衰竭。常见症状包括活动后胸闷胸痛、心悸乏力、呼吸困难;部分患者有发热、肌肉酸痛等前驱感染症状。严重病例可能出现晕厥、血压下降等循环障碍表现。
4、诊断:
病毒性心肌炎诊断需结合病史、心电图、心肌酶谱和心脏影像学检查。血清学检测可发现病毒抗体升高,心内膜心肌活检是确诊金标准。超声心动图可见心室壁运动异常,心脏核磁共振能显示心肌水肿和纤维化程度。
5、治疗:
病毒性心肌炎以对症支持治疗为主,包括卧床休息、营养心肌、控制心律失常等措施。重症患者需使用糖皮质激素抑制免疫反应,合并心力衰竭者需利尿剂和血管扩张剂。极少数暴发性心肌炎需机械循环支持或心脏移植。
病毒性心肌炎患者康复期应避免剧烈运动3-6个月,保持低盐高蛋白饮食,适量补充辅酶Q10等心肌营养剂。建议每日监测心率血压,出现心悸加重或下肢水肿应及时复诊。恢复后可进行散步、太极拳等低强度运动,戒烟限酒,保证充足睡眠有助于心肌修复。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
专业医生团队提供
免费就医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