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朵里面肿疼是怎么回事
耳朵里面肿疼可能由外耳道炎、中耳炎、耳部外伤、耳道异物、耳部疱疹等原因引起,可通过局部清洁、抗生素治疗、止痛药物、异物取出、抗病毒治疗等方式缓解。
1、外耳道炎:
外耳道炎是耳道皮肤及皮下组织的炎症反应,常见于频繁掏耳或游泳后耳道进水。患者会出现耳道红肿、疼痛、瘙痒等症状,严重时可能伴随分泌物增多。治疗需保持耳道干燥,避免抓挠,医生可能开具氧氟沙星滴耳液等抗生素药物控制感染。
2、中耳炎:
中耳炎多继发于感冒或鼻窦炎,病原体通过咽鼓管侵入中耳腔。典型表现为耳深部胀痛、听力下降,儿童可能伴有发热。急性期需使用阿莫西林等口服抗生素,鼓膜充血明显时可配合酚甘油滴耳液缓解疼痛。
3、耳部外伤:
耳道皮肤娇嫩,掏耳工具使用不当可能造成划伤或血肿。损伤后局部组织肿胀会压迫神经末梢引发疼痛。轻微外伤可用碘伏消毒,避免沾水;若形成较大血肿需由医生进行穿刺引流。
4、耳道异物:
昆虫、小玩具等异物进入耳道后会刺激皮肤并可能划伤黏膜。异物存留时间过长可能引发继发感染,表现为剧烈疼痛和肿胀感。切勿自行掏取,应及时就医通过耳内镜检查和专业器械取出。
5、耳部疱疹:
带状疱疹病毒侵犯耳部神经时,会在耳廓或耳道出现簇状水疱,伴随刀割样疼痛。早期使用阿昔洛韦等抗病毒药物可缩短病程,疼痛剧烈时可配合加巴喷丁调节神经痛。
日常应注意避免用力掏耳,游泳时佩戴耳塞防止进水。耳痛期间减少辛辣刺激饮食,适当补充维生素C增强免疫力。若肿痛持续超过48小时或伴随发热、眩晕等症状,需及时就诊排除乳突炎等严重并发症。保持规律作息有助于炎症恢复,耳道分泌物较多时可每日用医用棉签轻轻清理外耳道口。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
专业医生团队提供
免费就医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