脊髓损伤用不用护具
脊髓损伤患者通常需要根据损伤程度使用护具。护具的选择主要与损伤稳定性、康复阶段、活动需求、并发症预防及医生评估等因素有关。
1、损伤稳定性:
不完全性脊髓损伤患者若脊柱稳定性良好,可能仅需短期佩戴护具;完全性损伤或伴有椎体骨折脱位者,需长期使用硬质支具固定。护具通过限制异常活动避免二次损伤,同时减轻疼痛。
2、康复阶段:
急性期多采用颈托或腰围制动,恢复期可改用柔性护具辅助训练。术后患者需佩戴定制支具6-12周,待骨愈合后逐步过渡到功能性护具。康复中后期可通过动态矫形器改善步态。
3、活动需求:
高位截瘫患者需配备头颈胸矫形器维持坐姿,低位损伤者可选择腰骶支具辅助站立。日常生活护具应轻便透气,运动训练时需选择抗冲击型号。轮椅使用者需特别注意坐垫减压设计。
4、并发症预防:
长期卧床患者使用压力分散护具预防压疮,感觉障碍者需避免护具边缘摩擦。骨质疏松患者应选择可调节护具,定期松解防止皮肤损伤。呼吸功能障碍者需评估胸廓活动度。
5、医生评估:
神经外科与康复科医生会通过影像学检查和肌力测试确定护具类型。动态X光可评估脊柱稳定性,体感诱发电位监测神经功能。需每3-6个月重新评估护具适配性,避免肌肉萎缩或关节挛缩。
脊髓损伤患者日常需结合护具使用进行康复训练,水中运动可减轻关节负荷,瑜伽训练改善核心肌群控制。饮食注意钙质与维生素D补充,每日摄入1200毫克钙质预防骨质疏松。坐姿每30分钟调整一次体位,夜间使用减压床垫。定期进行尿动力学检查预防泌尿系统感染,保持皮肤清洁干燥。心理疏导有助于适应护具使用,家属需学习正确穿戴方法。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
专业医生团队提供
免费就医指导
热门问题
- 1 脊髓损伤理疗几次
- 2 脊髓损伤针灸穴位
- 3 颈脊髓损伤能恢复吗
- 4 脊髓损伤可以治好吗
- 5 腰椎管狭窄脊髓损伤怎么办
- 6 脊髓损伤的康复护理方法
- 7 脊髓损伤患者回家后如何后续康复
- 8 脊髓损伤最佳治疗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