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癌扩散途径和部位
胃癌扩散主要通过直接浸润、淋巴转移、血行转移、种植转移和神经侵犯五种途径,常见转移部位包括肝脏、腹膜、肺部和骨骼等。
1、直接浸润:
胃癌细胞向胃壁深层浸润可突破浆膜层,侵犯邻近器官如胰腺、横结肠、肝脏等。肿瘤浸润深度与预后密切相关,黏膜下层浸润者5年生存率可达80%,而穿透浆膜层者降至20%。内镜超声检查可准确评估浸润深度。
2、淋巴转移:
胃癌淋巴转移遵循由近及远规律,最早转移至胃周淋巴结,继而累及腹腔动脉旁、肝总动脉旁等二级淋巴结,晚期可转移至左锁骨上淋巴结。淋巴结转移数量是重要预后指标,国际抗癌联盟分期中N3期指转移超过7枚区域淋巴结。
3、血行转移:
癌细胞侵入血管后可经门静脉系统转移至肝脏,或通过体循环转移至肺、脑、骨骼等器官。肝转移最常见,约占血行转移的50%,表现为多发低密度灶;骨转移多累及脊柱和骨盆,可引发病理性骨折。
4、种植转移:
胃癌穿透浆膜后,癌细胞可脱落种植于腹膜、卵巢等部位。腹膜种植可形成癌性腹水,卵巢转移称为库肯勃瘤。腹腔热灌注化疗能有效控制腹膜转移灶,但需联合全身化疗。
5、神经侵犯:
胃癌可沿神经束膜间隙扩散,多见于低分化腺癌和印戒细胞癌。神经侵犯易导致顽固性疼痛,且与术后复发密切相关。术中神经周围清扫可降低局部复发率。
胃癌患者应保持高蛋白、易消化饮食,如鱼肉糜、蒸蛋羹等,避免辛辣刺激食物加重胃黏膜损伤。适度进行太极拳、散步等低强度运动有助于改善消化功能,但晚期骨转移患者需防跌倒骨折。定期复查肿瘤标志物和影像学检查对早期发现转移灶至关重要,出现持续性腹痛、黄疸或骨痛等症状需立即就医。心理疏导可缓解患者焦虑情绪,家属应学习疼痛评估和营养支持等居家护理技能。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
专业医生团队提供
免费就医指导
热门问题
- 1 胃癌幽门梗阻是什么期
- 2 胃癌发生的原因有哪些
- 3 得胃癌的前兆有哪些
- 4 胃癌术后六个月后吃什么菜最好
- 5 胃癌用什么方法可以查出来
- 6 胃癌全切术后没转移能活多久
- 7 胃癌患者到底该怎么吃
- 8 胃癌口服化疗药物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