剖腹产刀口发炎怎么办
剖腹产刀口发炎可通过局部消毒处理、外用抗生素药膏、口服抗生素、物理治疗、手术清创等方式治疗。剖腹产刀口发炎通常由细菌感染、术后护理不当、个人卫生不良、免疫力低下、缝合线反应等原因引起。
1、局部消毒:
伤口发炎初期可使用碘伏溶液或生理盐水每日清洗切口2-3次,保持创面干燥清洁。消毒时注意由内向外环形擦拭,避免棉纤维残留。术后两周内禁止盆浴,淋浴后需立即擦干伤口区域。
2、外用药物:
针对轻度红肿可采用莫匹罗星软膏、夫西地酸乳膏等局部涂抹。用药前需清洁双手,薄层覆盖炎症区域。若出现白色脓性分泌物应先使用无菌棉签清除渗出液再涂药,敷料需每日更换。
3、口服抗生素:
伴有发热或扩散性红肿需在医生指导下服用头孢克洛、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左氧氟沙星等抗生素。哺乳期患者需选择不影响母乳的药物,用药期间观察婴儿是否出现腹泻等不良反应。
4、物理治疗:
超短波理疗可促进局部血液循环,减轻组织水肿。红外线照射每日15-20分钟有助于消炎镇痛。治疗期间需监控皮肤温度,避免烫伤,伤口渗出严重时应暂停物理治疗。
5、手术处理:
形成深部脓肿或坏死性筋膜炎需行伤口扩创术,清除化脓组织和不可吸收缝合线。严重感染可能需负压引流治疗,术后每日换药并定期做伤口细菌培养,根据药敏结果调整抗生素。
剖腹产术后应摄入优质蛋白促进愈合,如鱼类、瘦肉、蛋类,补充维生素C增强免疫力。穿着纯棉宽松衣物减少摩擦,睡眠时采取半卧位减轻腹部张力。每日观察伤口有无渗血渗液、周围皮肤是否发红发热,体温超过38℃或出现恶臭分泌物需急诊就医。恢复期间避免提重物和剧烈运动,咳嗽时用手按压腹部保护切口。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
专业医生团队提供
免费就医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