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腺肿瘤恶性能治好吗
乳腺恶性肿瘤可通过手术切除、放射治疗、化学治疗、靶向治疗、内分泌治疗等方式综合干预。疾病预后与分期、分子分型及个体差异密切相关,早期患者五年生存率可达90%以上。
1、手术切除:
根治性手术是早期乳腺癌主要治疗手段,包括保乳手术和全乳切除术。保乳手术需联合放疗,适用于肿瘤直径≤3cm且无多中心病灶者。全乳切除适用于肿瘤较大或多灶性病变,可同期进行乳房重建。手术需清除腋窝淋巴结,前哨淋巴结活检可减少淋巴水肿风险。
2、放射治疗:
术后放疗可降低局部复发率30%-50%,主要采用三维适形放疗或调强放疗。全乳照射剂量通常为45-50Gy,瘤床追加10-16Gy。对于保乳患者、淋巴结转移≥4个或T3/T4期患者必须行放疗。放射性皮炎和疲劳是常见副作用,通常2-3周后缓解。
3、化学治疗:
常用方案包含蒽环类多柔比星、表柔比星、紫杉类紫杉醇、多西他赛和环磷酰胺。新辅助化疗可使肿瘤缩小提高手术机会,辅助化疗可杀灭微转移灶。剂量密集型方案每2周给药较传统3周方案更有效。化疗期间需监测骨髓抑制和心脏毒性。
4、靶向治疗:
HER2阳性患者需联合曲妥珠单抗、帕妥珠单抗等靶向药物,治疗周期1年。CDK4/6抑制剂帕博西尼、瑞博西尼用于激素受体阳性晚期患者。PARP抑制剂奥拉帕利适用于BRCA突变者。靶向治疗需定期评估心脏功能,尤其联合蒽环类药物时。
5、内分泌治疗:
雌激素受体阳性患者需接受5-10年内分泌治疗,绝经前采用他莫昔芬或卵巢抑制联合芳香化酶抑制剂,绝经后首选来曲唑、阿那曲唑等。治疗期间需补钙预防骨质疏松,每6-12个月监测骨密度。药物假期策略正在临床试验中探索。
规范治疗后应坚持低脂高纤维饮食,控制大豆异黄酮摄入量在50mg/日以内。每周进行150分钟中等强度有氧运动,如快走、游泳。术后上肢淋巴水肿患者需穿戴压力袖套,避免患肢抽血和测血压。定期随访包括每4-6个月临床检查、每年乳腺钼靶和肝脏超声,监测肿瘤标志物CA153和CEA。心理支持小组可改善治疗依从性,焦虑抑郁患者建议接受专业心理咨询。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
专业医生团队提供
免费就医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