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引起的眼睛问题
糖尿病引起的眼睛问题可能由血糖控制不佳、视网膜微血管病变、晶状体渗透压改变、视神经缺血、玻璃体出血等原因引起,可通过控制血糖、激光治疗、玻璃体切除术、抗VEGF药物注射、白内障手术等方式治疗。
1、血糖波动影响:
长期高血糖导致视网膜血管内皮损伤,微动脉瘤形成引发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早期表现为视物模糊,需通过动态血糖监测联合胰岛素强化治疗,口服降糖药如二甲双胍、格列美脲、西格列汀控制基础血糖水平。
2、视网膜病变:
非增殖期视网膜病变与毛细血管闭塞有关,可能出现微血管渗漏和硬性渗出。伴随黄斑水肿时需玻璃体腔注射雷珠单抗、阿柏西普等抗VEGF药物,重度病例需联合视网膜激光光凝术。
3、白内障早发:
晶状体渗透压变化导致屈光不正,60岁以下患者白内障发生率较常人高5倍。表现为快速进展的视力下降,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是主要治疗手段,术后需加强血糖监测。
4、新生血管增生:
增殖期视网膜病变伴随视网膜缺血缺氧,诱发纤维血管增生。可能出现玻璃体牵拉性出血,需行玻璃体切割术联合全视网膜光凝,术中可能使用曲安奈德抑制炎症反应。
5、视神经病变:
糖尿病性视神经缺血与微循环障碍相关,表现为视野缺损和色觉异常。需通过改善微循环药物如胰激肽原酶、羟苯磺酸钙治疗,合并青光眼时需联合降眼压药物布林佐胺、拉坦前列素。
糖尿病患者应每半年进行散瞳眼底检查,日常控制碳水化合物摄入量在每日130g以下,选择游泳、太极拳等中低强度运动。出现突发飞蚊症、视野缺损或视力骤降时需24小时内就诊眼科急诊,长期血糖波动控制在糖化血红蛋白≤7%可降低76%的致盲风险。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
专业医生团队提供
免费就医指导
热门问题
- 1 1型糖尿病能预防吗
- 2 眼睛发出哪些信号说明糖尿病并发
- 3 妊娠期糖尿病筛查需要空腹吗
- 4 糖尿病为什么血糖会高
- 5 糖尿病屁多是什么原因
- 6 糖尿病患者注意事项有哪些
- 7 糖尿病病因和发病机制
- 8 糖尿病临床表现症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