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什么程度会烂脚
糖尿病足溃疡通常由长期血糖控制不佳、周围神经病变、血管病变、足部压力异常和感染等因素引起,可通过血糖管理、创面清创、血管重建、抗感染治疗和减压治疗等方式干预。
1、血糖控制不良:
持续高血糖状态会损伤血管内皮细胞和神经纤维,导致微循环障碍和感觉减退。当糖化血红蛋白长期超过7.5%时,足部微小创伤难以愈合,可能发展为慢性溃疡。需通过胰岛素如门冬胰岛素、甘精胰岛素或口服降糖药如二甲双胍、西格列汀控制血糖。
2、神经病变进展: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使足部痛觉迟钝,患者无法感知鞋袜摩擦或烫伤等损伤。典型表现为足底麻木、蚁走感,后期出现关节变形Charcot关节。建议每日用镜子检查足底,选择减压鞋垫,避免赤足行走。
3、血管闭塞恶化:
下肢动脉硬化导致组织缺血,踝肱指数低于0.9时提示血流灌注不足。临床表现为间歇性跛行、静息痛,最终出现趾端发黑坏死。需进行血管造影评估,必要时行球囊扩张术或旁路移植术。
4、足部结构异常:
足弓塌陷或锤状趾等畸形会使局部压力增加300%-500%,反复摩擦形成胼胝继而溃烂。定制矫形器可重新分布压力,严重畸形需考虑跟腱延长术或跖骨头切除术。
5、继发感染失控:
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厌氧菌混合感染常见,表现为脓性分泌物、恶臭。深部感染可能引发骨髓炎,需联合使用头孢曲松和甲硝唑,严重者需截趾手术。
糖尿病患者应每日用温水37℃以下洗脚后彻底擦干,定期修剪趾甲平直剪法,选择透气棉袜和宽头鞋。发现足部红肿、破溃需立即就医,每年至少进行一次足部专科检查。保持血糖稳定在空腹4.4-7.0mmol/L,餐后<10mmol/L可降低80%足溃疡风险。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
专业医生团队提供
免费就医指导
热门问题
- 1 1型糖尿病能预防吗
- 2 眼睛发出哪些信号说明糖尿病并发
- 3 妊娠期糖尿病筛查需要空腹吗
- 4 糖尿病为什么血糖会高
- 5 糖尿病屁多是什么原因
- 6 糖尿病患者注意事项有哪些
- 7 糖尿病病因和发病机制
- 8 糖尿病临床表现症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