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样的人容易得胃癌
胃癌高危人群主要包括长期幽门螺杆菌感染者、有家族遗传史者、饮食习惯不良者、长期吸烟饮酒者以及患有慢性胃病患者。
1、幽门螺杆菌感染:
幽门螺杆菌感染是胃癌的主要危险因素之一,这种细菌会引发慢性胃炎和胃溃疡,长期未治疗可能导致胃黏膜病变。感染者需通过碳13呼气试验或胃镜检查确诊,治疗采用四联疗法如奥美拉唑、阿莫西林、克拉霉素、枸橼酸铋钾。日常需注意分餐制,避免交叉感染。
2、家族遗传倾向:
直系亲属中有胃癌病史者患病风险增加2-3倍,可能与CDH1基因突变等遗传因素有关。这类人群建议40岁起定期进行胃镜筛查,每年1次。同时需严格控制腌制食品摄入,增加新鲜蔬果比例。
3、不良饮食习惯:
长期食用高盐、腌制、熏制食品会损伤胃黏膜,亚硝酸盐转化为亚硝胺类致癌物。每日盐摄入量应低于5克,多吃西兰花、大蒜等含硫化合物食物。避免进食过快、过烫,减少胃黏膜机械性损伤。
4、烟酒嗜好者:
烟草中的苯并芘和酒精代谢产物乙醛均属1类致癌物,会协同破坏胃黏膜屏障。吸烟者胃癌风险增加1.5倍,饮酒量每日超40克乙醇风险提升2倍。建议逐步戒烟,男性每日酒精摄入不超过25克。
5、慢性胃病患者:
萎缩性胃炎、胃息肉、术后残胃等癌前病变患者需密切监测,胃黏膜肠上皮化生者癌变率可达5%。这类人群应每6-12个月复查胃镜,可补充叶酸、维生素C等抗氧化剂辅助治疗。
高危人群需建立健康档案定期随访,日常饮食推荐富含维生素A的胡萝卜、南瓜,维生素E丰富的坚果,以及含硒的海产品。每周进行150分钟中等强度运动如快走、游泳,保持BMI在18.5-23.9之间。出现持续上腹痛、消瘦、黑便等症状应立即进行胃镜检查,早期发现可通过内镜下黏膜剥离术ESD或腹腔镜胃癌根治术治疗。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
专业医生团队提供
免费就医指导
热门问题
- 1 胃癌幽门梗阻是什么期
- 2 胃癌发生的原因有哪些
- 3 得胃癌的前兆有哪些
- 4 胃癌术后六个月后吃什么菜最好
- 5 胃癌用什么方法可以查出来
- 6 胃癌全切术后没转移能活多久
- 7 胃癌患者到底该怎么吃
- 8 胃癌口服化疗药物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