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起胃癌的最主要原因
胃癌的发生与多种因素相关,主要包括幽门螺杆菌感染、不良饮食习惯、遗传因素、慢性胃病及环境暴露等。
1、幽门螺杆菌:
幽门螺杆菌感染是胃癌最主要的致病因素,长期感染可导致慢性胃炎、胃黏膜萎缩及肠上皮化生。该细菌通过分泌细胞毒素相关基因ACagA等物质破坏胃黏膜屏障,增加胃癌风险5-6倍。根除治疗需采用质子泵抑制剂联合克拉霉素、阿莫西林、甲硝唑等抗生素。
2、饮食因素:
高盐饮食会直接损伤胃黏膜屏障,腌制食品中的亚硝酸盐可在胃内转化为强致癌物亚硝胺。新鲜蔬果摄入不足导致维生素C、β-胡萝卜素等保护因子缺乏。建议每日盐摄入控制在5克以下,增加西兰花、猕猴桃等抗癌食物。
3、遗传易感性:
遗传性弥漫型胃癌综合征HDGC等基因突变携带者终生风险达70%。CDH1基因突变导致E-钙黏蛋白缺失,使胃上皮细胞异常增殖。Lynch综合征患者也需定期胃镜监测。
4、胃部病变:
慢性萎缩性胃炎伴有肠上皮化生或异型增生属癌前病变,可能与自身免疫攻击胃壁细胞有关。胃息肉中腺瘤性息肉癌变率达10%-20%,直径大于2厘米者风险更高。
5、环境暴露:
长期接触石棉、铅等职业毒物会累积DNA损伤。吸烟者胃腺癌风险增加50%,烟草中苯并芘等物质可直接作用于胃黏膜细胞。既往接受过胃部放疗者需加强随访。
预防胃癌需建立综合防护体系:40岁以上人群建议每2-3年进行胃蛋白酶原检测联合幽门螺杆菌筛查;日常饮食采用低温烹饪减少丙烯酰胺生成,适量饮用绿茶补充表没食子儿茶素;高危人群可考虑胃镜下黏膜切除等干预措施;保持规律作息避免胃酸节律紊乱,适度运动增强免疫力。出现持续上腹痛、消瘦等症状时应及时行胃镜检查。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
专业医生团队提供
免费就医指导
热门问题
- 1 胃癌幽门梗阻是什么期
- 2 胃癌发生的原因有哪些
- 3 得胃癌的前兆有哪些
- 4 胃癌术后六个月后吃什么菜最好
- 5 胃癌用什么方法可以查出来
- 6 胃癌全切术后没转移能活多久
- 7 胃癌患者到底该怎么吃
- 8 胃癌口服化疗药物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