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视力下降能治吗
糖尿病视力下降可通过控制血糖、药物治疗、激光治疗、玻璃体手术、定期眼科检查等方式治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通常由长期高血糖、微血管损伤、炎症反应、视网膜缺血、新生血管形成等原因引起。
1、控制血糖:
长期高血糖是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核心诱因,通过饮食调整减少精制糖和饱和脂肪摄入,增加全谷物和膳食纤维。运动建议选择快走、游泳等有氧运动,每周至少150分钟。血糖监测需每日空腹及餐后2小时各测一次,糖化血红蛋白每3个月复查。
2、药物治疗:
羟苯磺酸钙可改善微循环,雷珠单抗能抑制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胰激肽原酶可缓解视网膜水肿。这些药物需在眼底检查显示特定病变阶段后使用,用药期间需每月监测眼压和视力变化。
3、激光治疗:
全视网膜光凝术适用于广泛视网膜缺血病例,局部光凝用于治疗微动脉瘤渗漏。治疗前需进行荧光血管造影定位病变区域,术后可能出现暂时性视野缺损,需避免剧烈运动1周。
4、玻璃体手术:
玻璃体切割术适用于玻璃体积血或牵引性视网膜脱离,联合眼内气体或硅油填充。术前需评估心血管功能,术后需保持特定体位2-4周,使用抗生素滴眼液预防感染。
5、定期筛查:
1型糖尿病确诊5年内需首次眼底检查,2型糖尿病确诊即应筛查。每半年进行散瞳眼底检查,每1-2年做光学相干断层扫描。妊娠糖尿病患者需每3个月复查,血糖波动大者缩短至每季度检查。
糖尿病患者应保证每日摄入深色蔬菜300克以上,选择三文鱼等富含ω-3脂肪酸的鱼类。避免突然低头或提重物等可能诱发眼底出血的动作,使用防蓝光眼镜减少屏幕时间对视网膜的刺激。建立包含内分泌科和眼科医生的多学科随访体系,血糖控制目标需个体化调整,收缩压应维持在130mmHg以下以降低微血管病变风险。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
专业医生团队提供
免费就医指导
热门问题
- 1 1型糖尿病能预防吗
- 2 眼睛发出哪些信号说明糖尿病并发
- 3 妊娠期糖尿病筛查需要空腹吗
- 4 糖尿病为什么血糖会高
- 5 糖尿病屁多是什么原因
- 6 糖尿病患者注意事项有哪些
- 7 糖尿病病因和发病机制
- 8 糖尿病临床表现症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