睡眠障碍症的中医治疗
睡眠障碍症可通过中药调理、针灸疗法、推拿按摩、情志调摄、饮食调节等方式治疗。睡眠障碍症通常由肝郁气滞、心脾两虚、阴虚火旺、痰热扰神、气血不足等原因引起。
1、中药调理:
肝郁气滞型可用柴胡疏肝散加减,心脾两虚型适用归脾汤,阴虚火旺型常用黄连阿胶汤。具体药物包括酸枣仁、柏子仁、夜交藤等安神药材,需由中医师辨证施治。伴有心悸者可加龙骨、牡蛎,多梦易惊者可配伍珍珠母。
2、针灸疗法:
选取神门、三阴交、安眠等穴位进行毫针刺法,心肾不交型加太溪、涌泉,肝阳上亢型配太冲。耳针取皮质下、神门穴埋豆,每周治疗3次。临床研究表明针灸能调节γ-氨基丁酸水平,改善睡眠潜伏期和睡眠效率。
3、推拿按摩:
采用头面部穴位按摩配合背部膀胱经推拿,重点按压百会、太阳、风池等穴位。每晚睡前用拇指按揉印堂至发际线30次,可配合薰衣草精油进行足底反射区按摩。推拿能促进褪黑素分泌,缓解紧张性头痛等伴随症状。
4、情志调摄:
肝郁化火型需疏导情绪,练习八段锦摇头摆尾去心火式。每日晨起进行呼吸吐纳训练,采用腹式呼吸法每次15分钟。建立固定作息节律,避免睡前使用电子设备,创造黑暗安静的睡眠环境。
5、饮食调节:
心脾两虚者宜食小米粥、龙眼肉,阴虚型可饮用百合莲子羹。晚餐避免油腻,适量食用含色氨酸的香蕉、牛奶。忌饮浓茶咖啡,代之以酸枣仁茶或柏子仁茶,睡前2小时饮用200ml温热的茯苓蜂蜜水。
中医治疗需持续1-3个月疗程,配合每日30分钟太极拳或散步运动。睡前用40℃温水泡脚15分钟,加入合欢皮、夜交藤等草药。保持卧室温度18-22℃,选择荞麦皮枕头辅助颈椎放松。记录睡眠日记监测改善情况,定期复诊调整治疗方案。严重失眠伴日间功能障碍者需中西医结合治疗。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
专业医生团队提供
免费就医指导
热门问题
- 1 头痛与睡眠障碍的关系
- 2 儿童睡眠障碍的中药治疗方法
- 3 睡眠障碍疾病怎么治疗
- 4 半小时入睡算睡眠障碍吗
- 5 睡眠障碍性疾病有哪些症状
- 6 睡眠障碍看那个科
- 7 睡眠障碍用什么中药调理
- 8 睡眠障碍能吃褪黑素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