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叫社区获得性肺炎
社区获得性肺炎是指在医院外罹患的感染性肺实质炎症,通常由细菌、病毒、支原体等病原体引起,临床表现为发热、咳嗽、咳痰、胸痛等症状。
1、病原体感染:
社区获得性肺炎最常见的病原体为肺炎链球菌,其次为流感嗜血杆菌、卡他莫拉菌等细菌,以及呼吸道合胞病毒、腺病毒等病毒。非典型病原体如肺炎支原体、肺炎衣原体也占一定比例。病原体通过飞沫或接触传播侵入呼吸道,引发肺泡和肺间质的炎症反应。
2、易感人群:
老年人、儿童、慢性心肺疾病患者、免疫功能低下者更易发病。长期吸烟、酗酒、营养不良等因素会削弱呼吸道防御功能。糖尿病患者因血糖控制不佳导致免疫功能下降,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存在气道结构异常,均为高危人群。
3、典型症状:
起病初期表现为寒战高热,体温可达39-40℃,伴有头痛、肌肉酸痛等全身症状。呼吸道症状包括咳嗽咳痰,细菌性肺炎多见铁锈色痰,病毒性肺炎以白色粘痰为主。病变累及胸膜时可出现针刺样胸痛,深呼吸或咳嗽时加重。
4、诊断方法:
血常规检查显示白细胞计数升高,中性粒细胞比例增加。C反应蛋白和降钙素原等炎症标志物水平上升。胸部X线或CT可见肺叶或肺段分布的浸润影。痰涂片镜检、痰培养可明确病原体,必要时需进行支气管肺泡灌洗。
5、治疗原则:
轻症患者可口服抗生素如阿莫西林克拉维酸、左氧氟沙星、多西环素。重症需静脉输注头孢曲松联合阿奇霉素,或莫西沙星单药治疗。病毒性肺炎需使用奥司他韦等抗病毒药物。治疗期间需保证每日2000ml以上饮水量,卧床时每2小时翻身拍背。
患者应保持室内空气流通,每日开窗通风2-3次。饮食选择高蛋白、高维生素的流质或半流质食物,如牛奶、蒸蛋、鱼汤等。恢复期可进行呼吸训练,包括缩唇呼吸和腹式呼吸。出现持续高热、呼吸困难、意识改变等症状需立即就医。疫苗接种是重要预防手段,推荐接种肺炎球菌疫苗和流感疫苗。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
专业医生团队提供
免费就医指导
热门问题
- 1 大叶性肺炎儿童多久能痊愈
- 2 支原体感染是不是肺炎
- 3 小孩有肺炎支原体感染是怎么回事
- 4 小儿喘息性肺炎的症状
- 5 小孩支原体肺炎多久能痊愈
- 6 重症肺炎导致呼吸衰竭怎么办
- 7 克雷伯菌肺炎如何治疗好
- 8 间质性肺炎饮食调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