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预防子宫内膜癌
子宫内膜癌可通过控制体重、调节激素水平、定期筛查、管理慢性病、改善生活方式等方式预防。子宫内膜癌通常由肥胖、雌激素水平异常、糖尿病、多囊卵巢综合征、遗传因素等原因引起。
1、控制体重:
肥胖是子宫内膜癌的重要危险因素,脂肪组织可产生过量雌激素,刺激子宫内膜增生。保持BMI在18.5-23.9范围内,通过每周150分钟中等强度运动如快走、游泳结合低脂高纤维饮食燕麦、西兰花实现体重管理。
2、调节激素:
长期无孕激素拮抗的雌激素暴露会增加风险。围绝经期女性避免单一雌激素补充治疗,需采用雌孕激素联合方案。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可能伴随高雄激素血症,可通过二甲双胍或口服避孕药炔雌醇环丙孕酮调节内分泌。
3、定期筛查:
高危人群每年应进行经阴道超声检查子宫内膜厚度,异常子宫出血者需行诊断性刮宫。BRCA基因突变携带者建议从35岁起每6-12个月监测,同时筛查乳腺癌等激素相关肿瘤。
4、管理慢病:
糖尿病和高血压患者发生子宫内膜癌风险增加1.5-2倍,可能与胰岛素抵抗和血管内皮损伤有关。这类人群需将空腹血糖控制在6.1mmol/L以下,血压维持在130/80mmHg以下,常用药物包括二甲双胍、缬沙坦等。
5、改善生活:
吸烟产生的芳香烃化合物具有雌激素样作用,每日吸烟超过20支者风险升高30%。建议戒烟并减少环境雌激素暴露如双酚A。增加十字花科蔬菜羽衣甘蓝和大豆异黄酮摄入,可竞争性结合雌激素受体。
预防子宫内膜癌需建立长期健康管理计划,每日保证30克膳食纤维和40分钟有氧运动骑自行车、椭圆机,避免持续使用含雌激素的护肤品或保健品。出现异常阴道排液、绝经后出血等症状时,应及时进行宫腔镜检查和组织活检。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
专业医生团队提供
免费就医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