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了肺结核会不会死啊
肺结核的预后与治疗时机和方式密切相关,规范治疗可显著降低死亡率。肺结核可通过抗结核药物、营养支持、隔离防护、定期复查、手术治疗等方式控制。肺结核通常由结核分枝杆菌感染、免疫力低下、接触传染源、营养不良、合并慢性病等因素引起。
1、规范用药:
早期联合使用异烟肼、利福平、吡嗪酰胺等抗结核药物是治疗核心,需坚持6-9个月全程治疗。药物敏感性测试可指导用药方案,耐药结核需调整为二线药物如贝达喹啉、德拉马尼。治疗期间需每月监测肝肾功能,避免自行停药导致耐药性。
2、免疫调节:
肺结核死亡多发生于免疫功能缺陷者。HIV合并感染者需同时进行抗病毒治疗,糖尿病患者应严格控制血糖。补充维生素A/D、锌元素有助于黏膜修复,适度运动可提升CD4+T细胞活性,但需避免剧烈运动加重咯血风险。
3、传染控制:
开放性肺结核具有强传染性,患者需单独居住并佩戴口罩。痰液需用含氯消毒剂处理,密切接触者应进行PPD筛查。医疗机构需执行负压病房管理,医务人员佩戴N95口罩可降低职业暴露风险。
4、并发症处理:
肺结核可能引发大咯血、呼吸衰竭、结核性脑膜炎等致命并发症。大咯血需紧急支气管动脉栓塞术,呼吸衰竭需无创通气支持。结核性心包炎可能需心包穿刺引流,脊柱结核合并截瘫需椎管减压手术。
5、耐药结核:
耐多药结核病死率可达40%,与药物不良反应、治疗中断有关。广泛耐药结核需采用贝达喹啉+利奈唑胺+环丝氨酸等新药组合,治疗周期延长至18-24个月。部分病例需考虑肺叶切除术,术后继续药物巩固治疗。
肺结核患者应保证每日2500-3000kcal高蛋白饮食,鸡蛋、鱼肉、豆制品可促进病灶修复。康复期进行呼吸操训练改善肺功能,戒烟戒酒避免加重肺部损伤。每3个月复查胸部CT直至病灶钙化,出现持续发热、体重骤降需警惕复发。接种卡介苗可降低儿童重症结核风险,但成人保护作用有限。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相关文章
专业医生团队提供
免费就医指导
热门问题
- 1 治愈肺结核小方法
- 2 肺结核会影响肺功能吗
- 3 肺结核药一般吃多久可以控制病情
- 4 肺结核不能吃什么东西
- 5 肺结核痊愈后胸片结果
- 6 尘肺病并发肺结核的概率大吗
- 7 肺结核应该怎么治
- 8 中药治疗肺结核药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