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折了怎么做才能恢复的快一些
骨折可通过固定制动、营养补充、康复训练、药物辅助、定期复查等方式促进恢复。骨折愈合通常由局部血供、年龄因素、损伤程度、感染风险、基础疾病等原因影响。
1、固定制动:
骨折后需立即通过石膏、支具或外固定架实现制动,避免骨折端移动造成二次损伤。上肢骨折多采用石膏托固定4-6周,下肢负重部位骨折需延长至8-12周。稳定性骨折可选用功能性支具,允许邻近关节适度活动。
2、营养补充:
每日需摄入1.2-1.5g/kg优质蛋白质促进骨痂形成,优先选择牛奶、鱼肉、大豆制品。同时补充钙600mg/日如奶酪、芝麻及维生素D800IU/日如深海鱼、蛋黄,必要时可服用碳酸钙D3片、骨化三醇胶丸等制剂。
3、康复训练:
拆除固定后需进行渐进式功能锻炼,早期以被动关节活动为主如CPM机训练,中期加入等长收缩练习如股四头肌静力收缩,后期逐步过渡到抗阻训练如弹力带练习。水中运动可减少关节负荷。
4、药物辅助:
疼痛明显时可短期使用洛索洛芬钠片、塞来昔布胶囊等非甾体抗炎药。骨质疏松患者需联用阿仑膦酸钠、特立帕肽等抗骨吸收药物。中药方面可选用伤科接骨片、云南白药胶囊促进愈合。
5、定期复查:
术后1/2/3/6个月需拍摄X线片评估愈合情况,观察骨痂生长是否连续。若出现内固定松动、延迟愈合超过3个月无骨痂或畸形愈合成角>10°,需考虑体外冲击波治疗或植骨手术干预。
骨折恢复期应保持每日30分钟日照促进维生素D合成,戒烟限酒避免血管收缩影响愈合。饮食采用高钙高蛋白模式,如早餐牛奶燕麦+午晚餐清蒸鲈鱼/虾仁豆腐。康复训练需遵循无痛原则,从床上踝泵运动逐步过渡到扶拐步行,6个月内避免剧烈跑跳。睡眠时抬高患肢减轻肿胀,定期测量患肢周径预防深静脉血栓。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
专业医生团队提供
免费就医指导
热门问题
- 1 胫腓骨骨干骨折的症状有什么
- 2 骨折一个月了为什么还肿
- 3 右眼眶上壁骨折怎么办
- 4 脚骨折打了钢针多久能下地
- 5 小孩腿骨折了吃什么
- 6 骨折处有针扎的感觉是怎么回事
- 7 脚内踝骨折严重吗
- 8 右桡骨小头骨折后疼痛怎么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