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骨折后多久能正常
骨折后恢复时间因损伤程度和部位差异较大,通常需要6-12周达到临床愈合,完全功能恢复可能需3-6个月。恢复进程分为急性期1-2周、骨痂形成期2-8周、重塑期8周后。
1、急性期处理:
骨折后1-2周以消肿止痛为主,需严格制动。上肢骨折采用石膏或支具固定,下肢骨折需避免负重。冷敷可减轻肿胀,疼痛明显时可使用布洛芬、对乙酰氨基酚等非甾体抗炎药。此阶段需警惕骨筋膜室综合征等并发症。
2、骨痂形成期:
2-8周时纤维骨痂逐渐钙化,X线可见模糊骨折线。前臂或小腿等非负重部位可开始轻柔关节活动,股骨颈等负重部位仍需保护性负重。物理治疗如超声波可促进愈合,补充钙剂碳酸钙和维生素D骨化三醇有助于骨修复。
3、功能恢复期:
8周后进入骨痂改造阶段,逐步增加康复训练。腕部骨折可进行握力球训练,踝关节骨折需平衡练习。水中运动能减少关节负荷,功率自行车训练适合下肢骨折。此阶段可能持续至伤后6个月,肌肉力量恢复常晚于骨愈合。
4、影响因素:
儿童青枝骨折2-4周即可愈合,老年人股骨颈骨折可能需12周以上。粉碎性骨折比简单骨折延长30%恢复时间,合并糖尿病等慢性病会延迟愈合。吸烟者骨折愈合时间平均延长2周,血供丰富的部位如肋骨愈合更快。
5、康复监测:
每月复查X线观察骨痂生长,CT三维重建可评估复杂骨折愈合情况。康复过程中出现异常疼痛或活动受限需及时就诊,延迟愈合可能需体外冲击波或植骨手术。关节内骨折需关注创伤性关节炎风险。
骨折后饮食应保证每日1200mg钙摄入,推荐牛奶、豆腐等高钙食物,配合维生素K含量丰富的菠菜等绿叶蔬菜。康复期逐步进行抗阻训练,游泳等低冲击运动适合早期功能锻炼。睡眠时抬高患肢可减轻水肿,冬季注意患肢保暖促进血液循环。完全恢复运动需经医生评估,竞技体育参与者建议进行等速肌力测试后再逐步回归训练。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
专业医生团队提供
免费就医指导
热门问题
- 1 胫腓骨骨干骨折的症状有什么
- 2 骨折一个月了为什么还肿
- 3 右眼眶上壁骨折怎么办
- 4 脚骨折打了钢针多久能下地
- 5 小孩腿骨折了吃什么
- 6 骨折处有针扎的感觉是怎么回事
- 7 脚内踝骨折严重吗
- 8 右桡骨小头骨折后疼痛怎么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