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压合并痛风怎么治疗呢
高血压合并痛风可通过生活方式调整、药物联合治疗、尿酸监测、并发症预防、中西医结合等方式干预。该病症通常由高盐高嘌呤饮食、肾脏排泄功能障碍、代谢综合征、遗传因素、药物副作用等原因引起。
1、饮食控制:限制钠盐摄入每日不超过5克,避免动物内脏、海鲜等高嘌呤食物。增加低脂乳制品、新鲜蔬菜摄入,樱桃富含花青素可辅助降尿酸。每日饮水2000毫升以上促进尿酸排泄。
2、降压药物选择:优先选用氯沙坦钾或厄贝沙坦等ARB类降压药,兼具轻度降尿酸作用。避免使用噻嗪类利尿剂以免升高血尿酸,必要时联用苯溴马隆或非布司他等降尿酸药物。
3、尿酸动态监测:每3个月检测血尿酸水平,控制目标值<360μmol/L。定期检查尿微量白蛋白、肾功能,警惕高血压肾病与痛风性肾病的叠加损害。关节超声可早期发现尿酸盐沉积。
4、代谢综合管理:控制体重指数<24,腰围男性<90cm、女性<85cm。每周进行150分钟中等强度有氧运动如游泳、骑自行车,避免剧烈运动诱发关节疼痛。戒烟限酒改善胰岛素抵抗。
5、急性发作处理:痛风急性期选用秋水仙碱或依托考昔抗炎镇痛,避免使用阿司匹林。发作缓解后逐步加用降尿酸药物,初始阶段需预防性使用小剂量秋水仙碱3-6个月防止溶晶痛。
合并治疗期间需监测降压药与降尿酸药的相互作用,ARB类药物与苯溴马隆联用可能增强降尿酸效果。长期服用别嘌醇前应进行HLA-B*5801基因检测预防严重过敏反应。冬季注意关节保暖,避免突然受凉诱发痛风发作。通过血压、尿酸双达标可显著降低心脑血管事件风险,改善远期预后。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
专业医生团队提供
免费就医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