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毒性脑炎吃什么药
病毒性脑炎可通过抗病毒药物、糖皮质激素、免疫球蛋白、脱水降颅压药物、神经营养药物等方式治疗。病毒性脑炎通常由单纯疱疹病毒、肠道病毒、流行性乙型脑炎病毒、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巨细胞病毒等病原体感染引起。
1、抗病毒治疗:阿昔洛韦、更昔洛韦、膦甲酸钠是常用抗病毒药物,针对单纯疱疹病毒和巨细胞病毒感染效果显著。早期足量使用可降低病死率,疗程通常需14-21天。脑脊液PCR检测阳性者需持续用药至病毒转阴。
2、激素治疗:地塞米松、甲泼尼龙等糖皮质激素能减轻脑水肿和炎症反应。适用于重症患者伴明显颅内压增高时,采用短期冲击疗法。需注意激素可能抑制免疫功能,需联合抗病毒药物使用。
3、免疫调节:静脉注射免疫球蛋白适用于免疫功能低下患者,通过中和病毒抗体调节免疫应答。对于急性期病情进展迅速者,可联合血浆置换清除炎症因子。治疗期间需监测肝肾功能。
4、脱水降颅压:甘露醇、呋塞米用于控制脑水肿引起的颅内高压。20%甘露醇快速静脉滴注可维持4-6小时降压效果,需监测电解质平衡。严重颅高压可考虑亚低温治疗保护脑组织。
5、神经修复:胞磷胆碱、鼠神经生长因子促进受损神经细胞修复。辅酶A、维生素B族改善脑细胞代谢,疗程需持续2-3个月。恢复期可配合高压氧治疗提升脑组织氧供。
病毒性脑炎患者需保证每日2000ml水分摄入,选择高蛋白食物如鱼肉、鸡蛋补充营养。急性期卧床时每2小时翻身预防压疮,恢复期进行步态训练和认知康复。体温超过38.5℃时采用物理降温,保持病房安静避光。出院后3个月内定期复查脑电图和头颅MRI,遗留癫痫症状者需长期服用丙戊酸钠控制发作。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
专业医生团队提供
免费就医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