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复查的必要项目有哪些
糖尿病复查需定期监测血糖控制、并发症筛查及器官功能评估,包括糖化血红蛋白、空腹血糖、尿微量白蛋白、眼底检查、下肢血管评估等项目。
1、糖化血红蛋白:反映近2-3个月平均血糖水平,是评估长期血糖控制的金标准。每3-6个月检测一次,理想值应控制在7%以下。数值异常需调整降糖方案,如口服二甲双胍、格列美脲或注射胰岛素。
2、空腹血糖:检测晨起未进食时的血糖值,帮助判断基础胰岛素分泌功能。建议每月家庭自测结合医院静脉血检测。空腹血糖持续超过7mmol/L需警惕黎明现象,可能需调整晚间用药剂量。
3、尿微量白蛋白:早期糖尿病肾病的敏感指标,每年至少检测一次。阳性结果提示肾小球滤过膜损伤,需限制蛋白质摄入至0.8g/kg体重,优先选择鱼虾、蛋清等优质蛋白,必要时使用ACEI类药物治疗。
4、眼底检查:通过散瞳眼底摄影筛查视网膜病变,每年需专科检查1次。发现微血管瘤或出血点时,需进行视网膜激光光凝治疗,同时严格控制血压低于130/80mmHg。
5、下肢血管评估:包含踝肱指数测定和神经病变筛查,预防糖尿病足发生。检查发现周围神经病变时,需每日检查足部皮肤,穿着减压鞋,避免热水泡脚。
定期监测应配合个体化饮食管理,建议采用低升糖指数饮食如燕麦、荞麦,每日蔬菜摄入不少于500克。每周进行150分钟中等强度有氧运动,如快走、游泳。建立血糖监测日记,记录用药、饮食与血糖波动关系,就诊时携带供医生参考。出现视物模糊、下肢麻木等症状应立即就医。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推荐阅读
慢性结肠炎的饮食注意事项
慢性结肠炎的饮食注意事项:慢性结肠炎是结肠粘膜的一个慢性炎性的改变,轻重程度也是不一样的,在临床表现上,在生活中比较常见的症状主要是腹泻。结肠炎的患者在饮食上需要注意什么...
相关文章
专业医生团队提供
免费就医指导
热门问题
- 1 1型糖尿病能预防吗
- 2 眼睛发出哪些信号说明糖尿病并发
- 3 妊娠期糖尿病筛查需要空腹吗
- 4 糖尿病为什么血糖会高
- 5 糖尿病屁多是什么原因
- 6 糖尿病患者注意事项有哪些
- 7 糖尿病病因和发病机制
- 8 糖尿病临床表现症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