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脓性中耳炎的治疗方法
化脓性中耳炎可通过抗生素治疗、鼓膜穿刺、局部清洁护理、镇痛处理、手术干预等方式治疗。该疾病通常由细菌感染、咽鼓管功能障碍、免疫力低下、上呼吸道感染、鼓膜穿孔等原因引起。
1、抗生素治疗:化脓性中耳炎多由肺炎链球菌、流感嗜血杆菌等细菌感染引起。临床常用阿莫西林、头孢克肟、克拉霉素等口服抗生素,疗程通常持续7-10天。对于青霉素过敏患者可选用阿奇霉素替代。治疗期间需监测耳道分泌物性状变化。
2、鼓膜穿刺:当鼓室内脓液积聚导致剧烈耳痛或听力下降时,需在无菌条件下进行鼓膜穿刺引流。该操作能迅速缓解鼓室压力,配合脓液细菌培养可针对性调整抗生素。穿刺后保持耳道干燥,避免游泳或淋浴时进水。
3、局部清洁护理:使用3%过氧化氢溶液清洗外耳道脓性分泌物,每日2-3次。清洗后可用氧氟沙星滴耳液局部抗感染。保持耳廓清洁干燥,避免用棉签深入掏耳。婴幼儿需注意防止分泌物堵塞耳道。
4、镇痛处理:急性期可口服布洛芬或对乙酰氨基酚缓解耳痛。温热毛巾外敷患耳能促进局部血液循环。避免用力擤鼻涕,咳嗽时保持口腔张开以平衡中耳压力。睡眠时抬高床头30度减轻充血。
5、手术干预:对于反复发作或伴有胆脂瘤者,需行鼓室成形术或乳突根治术。手术可清除病变组织,修复受损鼓膜,重建听骨链。术后需定期耳内镜复查,防止术腔粘连。合并慢性鼻窦炎者需同步治疗。
日常饮食宜选择富含维生素A的胡萝卜、菠菜等食物,增强呼吸道黏膜抵抗力。避免辛辣刺激及过敏食物。康复期可进行咀嚼口香糖等动作促进咽鼓管开放。保持规律作息,流感季节前接种肺炎球菌疫苗。出现发热持续不退或面神经麻痹等症状需立即复诊。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
专业医生团队提供
免费就医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