腰椎间盘突出和腰椎管狭窄的区别

用手机扫描二维码 在手机上继续观看

腰椎间盘突出和腰椎管狭窄是两种常见的腰椎
手机查看

2025-04-04 13:18 阅读:-3156

腰椎间盘突出和腰椎管狭窄是两种常见的腰椎疾病,它们的病因、症状和治疗方法有所不同。腰椎间盘突出通常由椎间盘退变、外伤或长期不良姿势引起,主要表现为腰痛、下肢放射痛和麻木。腰椎管狭窄则多因椎管结构异常、骨质增生或韧带肥厚导致,典型症状包括间歇性跛行、下肢无力。治疗方法上,腰椎间盘突出可通过物理治疗、药物治疗和手术干预;腰椎管狭窄则以保守治疗为主,严重时需手术减压。

1、病因不同:腰椎间盘突出主要由椎间盘退变、外伤或长期不良姿势引起,椎间盘纤维环破裂导致髓核突出压迫神经根。腰椎管狭窄则多因椎管结构异常、骨质增生或韧带肥厚导致椎管容积减小,压迫脊髓或神经根。

2、症状差异:腰椎间盘突出典型症状为腰痛、下肢放射痛和麻木,疼痛常沿坐骨神经分布区域放射。腰椎管狭窄主要表现为间歇性跛行、下肢无力,行走时症状加重,休息后缓解。

3、诊断方法:腰椎间盘突出通过腰椎CT或MRI可明确椎间盘突出部位和程度。腰椎管狭窄的诊断则需结合临床症状、影像学检查如CT或MRI,评估椎管狭窄程度和神经受压情况。

4、治疗方式:腰椎间盘突出早期可通过物理治疗如牵引、按摩,药物治疗如非甾体抗炎药、肌肉松弛剂缓解症状,严重时需手术如椎间盘切除术。腰椎管狭窄以保守治疗为主,包括药物、物理治疗,严重时需手术如椎管减压术。

5、预后管理:腰椎间盘突出患者需注意姿势矫正、加强腰背肌锻炼,避免重体力劳动。腰椎管狭窄患者应控制体重、避免长时间站立或行走,定期复查以监测病情进展。

日常生活中,腰椎间盘突出和腰椎管狭窄患者均需注意保持良好的坐姿和站姿,避免长时间保持同一姿势。适当进行腰背肌锻炼如平板支撑、桥式运动,增强腰部肌肉力量。饮食上多摄入富含钙质和维生素D的食物如牛奶、鱼类,促进骨骼健康。避免提重物或进行剧烈运动,防止腰椎负担加重。定期进行腰椎影像学检查,及时调整治疗方案,预防病情恶化。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推荐阅读

肩膀疼痛怎么办
肩膀疼痛怎么办:首先要明确一个观念,即肩痛不等于肩周炎。引起肩膀疼痛最常见的原因除了肩周炎之外,还有肩袖撕裂和肩峰撞击症,还有肩关节之外的其他疾病,如颈椎病、项背筋膜炎,还有...
张利勇 1'35''

扬州市中医院 张利勇

2.25万次播放 2019-12-30

退行性膝关节炎怎么治
退行性膝关节炎怎么治:   退行性膝关节炎,在临床上称为膝关节骨性关节炎,随着年龄增加,膝关节出现退行性变,常见症状为膝关节活动受限,疼痛,肿胀,跛行,关节腔积液,畸形等。...
张利勇 1'22''

扬州市中医院 张利勇

3.56万次播放 2019-12-30

四肢骨折如何急救
四肢骨折如何急救:   四肢骨折分为开放性骨折和闭合性骨折,包括上肢骨折、下肢骨折、关节周围骨折、足踝部骨折。骨折后出现肢体变形、疼痛,应进行紧急救治。骨折类型不同,处理方...
张利勇 1'21''

扬州市中医院 张利勇

2.96万次播放 2019-12-30

腰椎骨裂怎么办
腰椎骨裂怎么办:腰椎骨裂就是腰椎的裂缝骨折,即骨折线通过腰椎椎体但是骨折断端没有移位,这种情况下不会对相应节段的神经根产生压迫,所以就没有下肢的感觉运动障碍,但是会有骨折局部...
张利勇 1'18''

扬州市中医院 张利勇

3.48万次播放 2019-12-30

肩膀疼痛的治疗方法
肩膀疼痛的治疗方法:许多女性患者及从事体力劳动的男性患者会出现肩膀疼痛,通常情况下肩膀疼痛大多是由于肩周炎导致,亦可能是外伤引起肩关节疼痛。如果是肩周炎引起的疼痛,要看是不是...
张利勇 1'19''

扬州市中医院 张利勇

3.94万次播放 2019-12-30

颈肩腰痛的中医治疗有哪些
颈肩腰痛的中医治疗有哪些
颈肩腰痛通常指颈椎病。患者可通过针灸、按摩、拔罐、理疗等方式进行改善,也可服用相关中药方剂来改善不适...

桂林市人民医院 谢琪

353次播放 2018-08-09

炎炎夏日当心着凉
炎炎夏日当心着凉
在骨科临床,颈椎怕受凉。长时间处于比正常体温低十几度的空调环境中,由于颈、肩部处于紧张疲劳状态,又因...
下雪天要小心骨折
下雪天要小心骨折
暴雪的出现,严重影响了人们的生活——交通、设施、餐饮、供应等等多个行业受其干扰,以一名骨科医师的视角...
颅骨骨髓炎症状诊断及治疗
颅骨骨髓炎症状诊断及治疗
外伤性颅骨骨髓炎多因开放性颅脑损伤,尤其是污染严重的火器伤或因头皮缺损、坏死使颅骨长期暴露所造成,偶...

上海长海医院 方亦斌

6016次播放 2018-08-02

中老年健身法宝——可乐球
中老年健身法宝——可乐球
据了解,在很多的公园、走道、小区和家里,有一群六、七十岁的老人迷上了一种运动——踢“可乐球”,甚至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