哮喘要与哪些疾病区分开
哮喘需重点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心源性哮喘、支气管炎、上气道梗阻及胃食管反流性咳嗽等疾病相鉴别。
1、慢阻肺: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多见于长期吸烟者,表现为持续性气流受限,肺功能检查显示吸入支气管扩张剂后FEV1/FVC比值<0.7。与哮喘不同,慢阻肺的气流受限不完全可逆,且症状呈渐进性加重。临床上可通过支气管激发试验、呼出气一氧化氮检测等手段进行区分。
2、心源性哮喘:
心功能不全引起的喘息症状易与哮喘混淆,常见于夜间突发呼吸困难、端坐呼吸,伴随双下肢水肿及颈静脉怒张。听诊可闻及双肺湿啰音而非哮鸣音,B型利钠肽检测和心脏超声检查可明确诊断。急性发作时需首先排除左心衰竭。
3、支气管炎:
急性支气管炎多由病毒感染引起,咳嗽伴喘息通常持续2-3周,无反复发作史。慢性支气管炎表现为每年持续3个月以上的咳痰症状,但无喘息发作的典型阵发性特点。痰液检查和病原体检测有助于鉴别。
4、气道梗阻:
气管内肿瘤、异物或声带功能障碍导致的上气道梗阻,可表现为吸气性喘鸣而非呼气性哮鸣。纤维支气管镜检查是确诊的关键,这类患者常出现吸气相延长、三凹征等特征性表现,肺功能流速容积曲线呈现典型平台改变。
5、胃食管反流:
胃酸刺激引发的反射性支气管收缩可模拟哮喘症状,但多伴有反酸、烧心等消化道症状,且喘息与进食、平卧位相关。24小时食管pH监测和质子泵抑制剂试验性治疗可辅助鉴别,此类患者支气管舒张试验常呈阴性。
哮喘患者日常需注意避免接触花粉、尘螨等过敏原,保持居住环境通风干燥。规律进行腹式呼吸训练可改善肺功能,推荐游泳、快步走等有氧运动。饮食宜清淡,适当补充维生素C和欧米伽3脂肪酸。监测峰流速值变化,随身携带急救药物,气温骤变时注意颈部保暖,定期复查调整治疗方案。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
专业医生团队提供
免费就医指导
热门问题
- 1 哮喘发作时首选药物是什么
- 2 呼吸有哮鸣音是哮喘吗
- 3 女性支气管哮喘能怀孕吗
- 4 哮喘会不会引起心脏病
- 5 哮喘时吸氧有用吗
- 6 白萝卜治疗哮喘有效吗
- 7 吃了无花果能引起哮喘吗
- 8 支气管哮喘需要用硫酸镁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