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孩黄疸高怎么治疗
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可通过光疗、药物治疗、母乳管理、病因治疗、换血疗法等方式干预。黄疸升高可能与溶血性疾病、感染、喂养不足、遗传代谢异常、胆道闭锁等因素有关。
1、光疗:
蓝光照射是降低血清未结合胆红素的首选方法,通过光异构化反应将脂溶性胆红素转化为水溶性产物排出体外。标准光疗需持续12-24小时,期间需遮盖眼睛及会阴部。光疗常见副作用包括皮疹、腹泻和体温波动,多可自行缓解。
2、药物治疗:
严重病例可静脉注射白蛋白增加胆红素结合位点,或使用苯巴比妥激活肝酶活性。肠道菌群调节剂如枯草杆菌二联活菌可阻断肠肝循环,中药制剂茵栀黄口服液具有利胆退黄功效。所有药物应在新生儿科医师指导下规范使用。
3、母乳管理:
母乳性黄疸需评估喂养频率与摄入量,适当增加哺乳次数至每日10-12次。对确诊母乳性黄疸者可暂停母乳3天观察,改用配方奶期间需保持乳汁分泌。多数患儿恢复母乳喂养后不会出现胆红素反跳。
4、病因治疗:
ABO溶血患儿需静脉注射丙种球蛋白阻断溶血进程,感染性黄疸需根据病原体选择抗生素。胆道闭锁患儿应在60日内完成葛西手术,遗传代谢病需进行特殊饮食治疗。治疗方案需结合实验室检查个体化制定。
5、换血疗法:
当血清总胆红素超过342μmol/L或出现胆红素脑病征兆时需紧急换血。采用双倍血容量换血可快速清除抗体和致敏红细胞,术后需持续监测血糖、电解质及凝血功能。换血后仍需配合光疗巩固疗效。
日常需保持每日8-12次有效哺乳,注意观察皮肤黄染范围是否超过躯干中线。阳光照射时需避开直射时段并做好眼部防护,适当补充维生素D促进钙质吸收。定期监测经皮胆红素值,若手足心出现黄染或嗜睡拒奶应立即就医。出院后每周随访至黄疸完全消退,进行听力筛查和神经行为评估排除潜在损害。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
专业医生团队提供
免费就医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