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折术后迟发性感染
骨折术后迟发性感染可通过抗生素治疗、清创手术等方式处理,通常由手术污染、术后护理不当、免疫功能低下、植入物感染、慢性疾病等因素引起。
1、手术污染:手术过程中消毒不彻底或操作不规范可能导致细菌残留,进而引发感染。治疗需根据细菌培养结果选择敏感抗生素,如头孢曲松1g静脉注射,每日一次或万古霉素1g静脉注射,每12小时一次,必要时进行清创手术。
2、术后护理不当:伤口清洁不及时或敷料更换不彻底可能增加感染风险。护理时应每日用生理盐水清洁伤口,保持干燥,定期更换无菌敷料,避免伤口受压或摩擦。
3、免疫功能低下:患者存在糖尿病、肿瘤等疾病或长期使用免疫抑制剂,可能导致免疫功能下降,增加感染风险。治疗需控制基础疾病,如调整胰岛素用量或暂停免疫抑制剂,同时使用广谱抗生素如左氧氟沙星500mg口服,每日一次。
4、植入物感染:骨折内固定物如钢板、螺钉等可能成为细菌滋生的场所。治疗需通过影像学检查确认感染范围,必要时取出植入物并进行清创手术,术后使用抗生素如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875mg口服,每日两次。
5、慢性疾病:患者患有慢性肾病、肝病等可能影响伤口愈合和免疫功能,增加感染风险。治疗需针对慢性疾病进行管理,如调整透析频率或使用保肝药物,同时使用抗生素如克林霉素300mg口服,每6小时一次。
骨折术后迟发性感染的护理需注意饮食调理,多摄入富含蛋白质和维生素的食物如鸡蛋、牛奶、瘦肉、新鲜蔬菜水果,促进伤口愈合;适量进行低强度运动如散步、瑜伽,避免剧烈活动;保持伤口清洁干燥,定期复查,监测感染控制情况。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推荐阅读

专业医生团队提供
免费就医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