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脑积水如何分类
小儿脑积水可根据病因、发病机制和脑脊液循环障碍部位进行分类。按病因可分为先天性和后天性;按发病机制可分为交通性和非交通性;按脑脊液循环障碍部位可分为梗阻性和非梗阻性。
1、先天性脑积水:多由胚胎发育异常引起,如中脑导水管狭窄、Dandy-Walker畸形等。此类脑积水通常在出生时或出生后不久被发现,需通过影像学检查确诊。治疗方法包括脑室腹腔分流术和内镜下第三脑室造瘘术。
2、后天性脑积水:多由颅内感染、出血、肿瘤等继发性因素引起。这类脑积水发病时间较晚,症状可能逐渐加重。治疗需针对原发病进行,同时可考虑脑脊液分流手术。
3、交通性脑积水:指脑脊液循环通路无梗阻,但吸收障碍或分泌过多导致的脑积水。常见原因包括蛛网膜颗粒功能障碍、脑膜炎后遗症等。治疗可采用脑室腹腔分流术或药物治疗,如乙酰唑胺片250mg每日三次。
4、非交通性脑积水:由脑脊液循环通路梗阻引起,常见梗阻部位包括中脑导水管、第四脑室出口等。治疗方法主要为手术解除梗阻,如内镜下第三脑室造瘘术或脑室腹腔分流术。
5、梗阻性脑积水:特指脑脊液循环通路在脑室系统内发生梗阻,常见于中脑导水管狭窄、第四脑室肿瘤等。治疗需通过手术解除梗阻,如内镜下第三脑室造瘘术或脑室腹腔分流术。
日常护理中,家长需注意观察患儿头围变化、精神状态及运动发育情况。定期复查头颅影像学检查,监测脑室大小变化。饮食方面保证营养均衡,适当补充维生素D和钙质。运动训练需在专业康复师指导下进行,促进患儿运动功能发育。如发现异常症状,应及时就医。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
专业医生团队提供
免费就医指导
热门问题
- 1 全麻禁食8小时还是12小时
- 2 垫下巴不衔接的原因是什么
- 3 正常人血压值是多少
- 4 风湿和类风湿哪个厉害
- 5 红花果能长期泡水喝吗
- 6 鼻炎倒流喉咙总有痰怎么治
- 7 目窗穴的准确位置和作用
- 8 失眠可以吃谷维素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