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脑积水的患儿应该注意什么
小儿脑积水的护理需重点关注日常监测、体位管理、预防感染、营养支持和康复训练。
1、定期监测:
患儿需定期测量头围并记录增长曲线。正常婴儿头围每月增长约1.5厘米,若单月增长超2厘米或出现前囟膨隆、落日征等体征需立即就医。术后患者还应通过核磁共振或CT定期评估分流管功能,发现头痛、呕吐等颅内压增高症状时需紧急处理。
2、体位调整:
睡眠时抬高床头30度角可促进脑脊液循环。怀抱婴儿时注意颈部伸直,避免头颈过度弯曲导致分流管阻塞。术后6周内避免剧烈摇晃或颠簸,防止分流管移位。长期卧床患儿需每2小时翻身一次预防压疮。
3、感染预防:
分流术后感染是常见并发症。日常应保持手术切口干燥清洁,术后1个月内避免洗澡。发热超过38℃或切口出现红肿渗液时需排查感染。疫苗接种需避开术后1个月,流感季节减少公共场所暴露。
4、营养支持:
吞咽困难患儿需采用稠糊状食物防误吸。增加富含omega-3脂肪酸的深海鱼、核桃等食物促进神经发育。适量补充维生素D和钙剂预防颅骨软化。严重呕吐者需少量多餐,必要时采用管饲营养支持。
5、康复训练:
运动发育迟滞患儿需进行翻身、坐位平衡等粗大运动训练。语言发育落后者可配合图片交换系统进行沟通练习。认知障碍儿童建议通过积木分类、图形匹配等游戏刺激大脑功能。所有训练需遵循渐进原则,单次不超过30分钟。
日常护理应建立规范的喂养与睡眠时间表,避免环境温度过高诱发不适。注意观察患儿精神状态变化,出现嗜睡、烦躁等异常及时就诊。家长可参与康复机构培训学习基本手法,同时定期进行发育评估。保持适度户外活动接触阳光,但需避免强烈日光直射头部。居家环境去除尖锐物品防止意外伤害,选择防滑地垫预防跌倒。耐心引导患儿参与社交互动,促进身心全面发展。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
专业医生团队提供
免费就医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