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胰腺炎属于哪一类性质的炎症
急性胰腺炎属于消化系统常见的急腹症,其炎症性质主要为化学性炎症,可能由胰酶异常激活导致胰腺自身消化引起。
1、化学性炎症
急性胰腺炎的核心病理机制是胰蛋白酶原在胰腺内被异常激活,导致胰腺组织及周围器官被自身消化。胰脂肪酶、弹性蛋白酶等物质的释放可引发血管通透性增加、局部水肿和出血坏死。患者常表现为突发上腹剧痛伴恶心呕吐,血清淀粉酶和脂肪酶水平显著升高。临床常用乌司他丁注射液抑制胰酶活性,配合奥曲肽注射液减少胰液分泌,必要时使用注射用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预防感染。
2、继发感染风险
在疾病进展过程中,胰腺坏死组织可能继发细菌感染转化为感染性炎症。肠源性细菌易通过受损的肠道屏障移位至胰腺,形成胰腺脓肿或感染性坏死。此时患者会出现持续高热、白细胞计数显著升高等表现。需通过CT引导下穿刺引流联合注射用亚胺培南西司他丁钠等广谱抗生素治疗,严重者需行坏死组织清除术。
3、全身炎症反应
重症急性胰腺炎可触发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大量炎症介质如肿瘤坏死因子-α、白细胞介素-6释放入血,导致多器官功能障碍。这种系统性炎症表现为呼吸急促、低氧血症、少尿等,需在ICU进行机械通气、连续肾脏替代治疗等生命支持,同时使用血必净注射液调控炎症反应。
4、局部并发症
炎症扩散可形成胰腺假性囊肿或胰周积液,压迫邻近器官引发梗阻性黄疸或肠梗阻。超声内镜引导下穿刺引流是主要治疗方式,对于合并胆道梗阻者可放置鼻胆管引流,配合使用消旋山莨菪碱注射液缓解平滑肌痉挛。
5、代谢紊乱
胰腺内分泌功能受损可能导致应激性高血糖,外分泌不足则引起脂肪泻和营养不良。需动态监测血糖水平,必要时使用胰岛素注射液控制血糖,同时给予胰酶肠溶胶囊补充外分泌功能,配合低脂饮食营养支持。
急性胰腺炎患者应严格禁食至腹痛缓解、血淀粉酶下降,逐步过渡到低脂流质饮食。恢复期需避免酒精及高脂食物,控制血脂和胆道疾病等诱因。建议每3个月复查腹部超声或CT,监测胰腺形态及功能变化。出现持续腹痛、发热等症状时需及时就医,防止病情反复或慢性化。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推荐阅读
3.46万次播放
3.21万次播放
3万次播放
3.76万次播放
相关文章
专业医生团队提供
免费就医指导
热门问题
- 1 乳腺导管病变4a严重吗
- 2 蜂子蛰了怎么办
- 3 脑出血有哪些后遗症
- 4 刷酸要隔几天可以刷一次
- 5 木瓜的功效与作用点
- 6 有利于乳房结节的运动
- 7 儿童中暑怎么办
- 8 甲醛轻度中毒能自愈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