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护胃黏膜的药有哪些
保护胃黏膜的药物主要有铝碳酸镁咀嚼片、硫糖铝混悬液、枸橼酸铋钾胶囊、瑞巴派特片和替普瑞酮胶囊等。胃黏膜损伤可能与幽门螺杆菌感染、长期服用非甾体抗炎药等因素有关,通常表现为上腹痛、反酸等症状。建议在医生指导下根据具体病因选择药物,避免自行用药。
1、铝碳酸镁咀嚼片
铝碳酸镁咀嚼片可直接中和胃酸,在胃黏膜表面形成保护层,适用于胃酸过多引起的胃痛、烧心。该药能结合胆汁酸,减轻胆汁反流对胃黏膜的刺激。服药后可能出现轻微便秘或腹泻,长期大量服用可能导致血镁升高。需避免与四环素类抗生素同服,以免影响吸收。
2、硫糖铝混悬液
硫糖铝混悬液能在溃疡面形成黏附性保护膜,促进内源性前列腺素合成,增强胃黏膜屏障功能。常用于胃溃疡、十二指肠溃疡的辅助治疗。用药期间可能出现口干、恶心等不良反应,肾功能不全者慎用。建议餐前1小时及睡前服用,避免与制酸剂同时使用。
3、枸橼酸铋钾胶囊
枸橼酸铋钾胶囊兼具杀灭幽门螺杆菌和保护胃黏膜双重作用,能在溃疡处形成蛋白质-铋复合物隔离层。适用于幽门螺杆菌阳性患者的联合治疗。服药期间舌苔和大便可能变黑,属正常现象。需注意连续用药不宜超过2个月,避免铋蓄积引起神经毒性。
4、瑞巴派特片
瑞巴派特片通过增加胃黏液分泌、促进上皮细胞修复来保护胃黏膜,对酒精或应激性胃黏膜损伤效果显著。少数患者可能出现皮疹、肝功能异常。急性胃炎发作期可加倍剂量,但需监测转氨酶水平。与质子泵抑制剂联用可增强溃疡愈合效果。
5、替普瑞酮胶囊
替普瑞酮胶囊通过促进胃黏膜前列腺素合成及增加黏液分泌来修复损伤,特别适合老年性胃黏膜萎缩。常见不良反应为便秘、腹胀,饭后服用可减轻刺激。治疗慢性胃炎时需持续用药4-8周,合并幽门螺杆菌感染时应配合抗菌治疗。
日常需避免辛辣刺激食物和酒精,规律进食并控制每餐食量。吸烟会削弱胃黏膜防御能力,建议戒烟。长期服用阿司匹林等药物者应定期检查胃黏膜情况。若出现呕血、黑便等严重症状,应立即就医。胃黏膜修复需要较长时间,用药期间需遵医嘱定期复查胃镜。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推荐阅读
3.58万次播放
3.35万次播放
3.45万次播放
相关文章
专业医生团队提供
免费就医指导
热门问题
- 1 乳腺导管病变4a严重吗
- 2 蜂子蛰了怎么办
- 3 脑出血有哪些后遗症
- 4 刷酸要隔几天可以刷一次
- 5 木瓜的功效与作用点
- 6 有利于乳房结节的运动
- 7 儿童中暑怎么办
- 8 甲醛轻度中毒能自愈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