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菌性感冒是怎么引起的
细菌性感冒通常由肺炎链球菌、流感嗜血杆菌、卡他莫拉菌等病原体感染引起,可能通过飞沫传播、接触传播等途径感染。细菌性感冒可通过保持个人卫生、遵医嘱使用抗生素、加强营养支持等方式治疗。
1、飞沫传播
细菌性感冒的病原体可通过感染者咳嗽、打喷嚏时产生的飞沫传播。当健康人群吸入含有病原体的飞沫时,可能发生感染。这种情况常见于人群密集的公共场所。建议在流感高发季节佩戴口罩,减少前往人群密集场所的频率。若出现咽喉肿痛、发热等症状,可使用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片、头孢克洛缓释片、罗红霉素分散片等药物。
2、接触传播
接触被病原体污染的物体表面后触摸口鼻,可能导致细菌性感冒。病原体可在门把手、电梯按钮等物体表面存活较长时间。这种情况在幼儿园、学校等集体环境中较为常见。建议养成勤洗手的习惯,使用含酒精的免洗洗手液进行手部消毒。若已出现咳嗽、流脓涕等症状,可遵医嘱使用左氧氟沙星片、阿奇霉素颗粒、克拉霉素缓释片等药物。
3、免疫力低下
长期熬夜、过度疲劳或患有慢性疾病可能导致免疫力下降,增加细菌感染的概率。这种情况常见于老年人、儿童或术后恢复期患者。患者可能出现反复低热、乏力等症状。建议保证充足睡眠,适当补充维生素C。若确诊为细菌感染,可使用头孢呋辛酯片、莫西沙星片、复方磺胺甲噁唑片等药物。
4、继发感染
病毒性感冒未及时治疗可能继发细菌感染,表现为症状加重或持续不缓解。这种情况常见于病程超过一周仍未见好转的患者。可能出现黄绿色脓痰、持续高热等症状。建议在医生指导下进行血常规检查,确诊后可使用阿莫西林胶囊、头孢丙烯分散片、盐酸环丙沙星片等药物。
5、环境因素
长期处于通风不良、空气污染严重的环境可能增加呼吸道细菌感染概率。这种情况在工业区居民或长期吸烟人群中较为多见。患者可能伴有持续性干咳、胸闷等症状。建议改善居住环境通风条件,必要时使用空气净化设备。若出现细菌感染症状,可遵医嘱使用头孢地尼胶囊、乙酰螺旋霉素片、诺氟沙星胶囊等药物。
预防细菌性感冒需注意保持室内空气流通,养成勤洗手的卫生习惯。在流感高发季节可适当补充维生素C增强免疫力,避免与感冒患者密切接触。出现发热、咳嗽等症状时应及时就医,明确感染类型后在医生指导下用药。治疗期间应多饮水,保证充足休息,避免辛辣刺激性食物。慢性病患者及老年人可考虑接种肺炎球菌疫苗进行预防。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推荐阅读
3.38万次播放
3.64万次播放
3.11万次播放
3.85万次播放
3.37万次播放
相关文章
专业医生团队提供
免费就医指导
热门问题
- 1 乳腺导管病变4a严重吗
- 2 蜂子蛰了怎么办
- 3 脑出血有哪些后遗症
- 4 刷酸要隔几天可以刷一次
- 5 木瓜的功效与作用点
- 6 有利于乳房结节的运动
- 7 儿童中暑怎么办
- 8 甲醛轻度中毒能自愈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