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情况会发生溶血
溶血可能由遗传性红细胞缺陷、感染、免疫反应、药物或毒素刺激、物理损伤等因素引起。主要表现包括贫血、黄疸、血红蛋白尿等症状,严重时可导致急性肾衰竭或休克。
1、遗传性红细胞缺陷
遗传性球形红细胞增多症、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缺乏症等疾病会导致红细胞膜结构异常或代谢障碍,使红细胞脆性增加。这类患者接触氧化性物质如蚕豆、磺胺类药物时易诱发溶血。治疗需避免诱因,重度贫血时可输注洗涤红细胞,基因检测有助于明确诊断。
2、感染因素
疟原虫、产气荚膜梭菌等病原体可直接破坏红细胞。疟疾患者会出现周期性寒战高热,血涂片可见疟原虫。细菌感染产生的溶血毒素可导致血管内溶血,需及时使用抗疟药如双氢青蒿素哌喹片或抗生素如注射用头孢曲松钠控制感染。
3、免疫性溶血
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因抗体攻击红细胞膜抗原引发,寒冷型多见IgM抗体。系统性红斑狼疮、淋巴瘤等疾病可能继发该病,表现为乏力、脾肿大,直接抗人球蛋白试验阳性。治疗需用醋酸泼尼松片等免疫抑制剂,难治性病例可行脾切除术。
4、药物或毒素刺激
青霉素、奎宁等药物可作为半抗原诱发免疫反应,蛇毒、砷化物则直接溶解红细胞。临床可见服药后突发腰痛、酱油色尿,应立即停用可疑药物。严重者需碱化尿液并静脉滴注注射用地塞米松磷酸钠,必要时进行血浆置换。
5、物理机械损伤
人工心脏瓣膜、血管内支架等异物可能造成红细胞机械性破碎,表现为微血管病性溶血。行军性血红蛋白尿则因足底毛细血管受压导致,需调整运动方式。治疗重点在于去除病因,补充叶酸片促进造血,重度贫血时输注红细胞悬液。
溶血患者应避免剧烈运动和高海拔环境,每日饮水2000毫升以上稀释游离血红蛋白。G6PD缺乏症患者须禁食蚕豆及衍生物,慎用解热镇痛药。出现寒战、血红蛋白尿等急性症状时需立即就医,长期贫血者建议每3个月复查血常规和网织红细胞计数。妊娠期发生溶血可能影响胎儿发育,需产科与血液科联合监测。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推荐阅读
5.78万次播放
5.96万次播放
5.29万次播放
相关文章
专业医生团队提供
免费就医指导
热门问题
- 1 霉菌性中耳炎如何治疗
- 2 肺结核做哪种ct
- 3 孕妇叶酸800ug是否过量
- 4 眩晕复发的原因是什么
- 5 乳房结节形成的原因有哪些
- 6 什么是血管迷走性神经性晕厥?
- 7 疼痛性晕厥怎么治疗
- 8 冬天吃萝卜有清热化痰的作用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