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救的常识有哪些
急救常识主要包括心肺复苏、止血包扎、气道异物处理、骨折固定、烧伤烫伤处理等基本技能。掌握这些技能有助于在紧急情况下为伤者争取救治时间,减少二次伤害。
一、心肺复苏
心肺复苏是针对呼吸心跳骤停患者的急救措施。操作时需将患者平放于硬质平面,施救者双手重叠置于胸骨中下段,垂直向下按压5-6厘米深度,频率保持在100-120次/分钟。人工呼吸时需开放气道,捏住患者鼻孔进行口对口吹气。心肺复苏需持续进行直至专业医护人员到达,或患者恢复自主呼吸心跳。
二、止血包扎
止血包扎适用于外伤出血情况。直接压迫法是用清洁敷料直接按压出血部位,抬高伤肢有助于减少出血。止血带仅用于四肢大动脉出血,需记录使用时间并每隔40-50分钟放松1-2分钟。包扎时应注意松紧适度,避免影响血液循环,定期检查远端肢体血运情况。
三、气道异物处理
海姆立克急救法适用于气道异物梗阻患者。对意识清醒者采用站立位腹部冲击法,施救者站在患者身后,一手握拳置于脐上两横指处,另一手包住拳头快速向上向内冲击。对意识丧失者应立即进行心肺复苏。婴幼儿可采用拍背压胸法,注意控制力度避免造成肋骨骨折。
四、骨折固定
骨折固定需遵循制动原则,使用夹板或硬质材料固定骨折部位上下两个关节。开放性骨折应先清洁伤口再固定,避免复位操作。颈椎损伤患者需保持头颈躯干轴线一致,使用颈托固定。固定后应抬高患肢,观察末梢循环,及时送医进一步处理。
五、烧伤烫伤处理
烧伤烫伤后应立即用流动冷水冲洗15-20分钟,降低局部温度。避免使用冰水以防冻伤,不要撕扯粘连衣物。小面积烧伤可涂抹烧伤膏后用无菌敷料包扎,大面积烧伤需保持创面清洁并用干净布单覆盖。化学烧伤需持续冲洗30分钟以上,电击伤需先切断电源再施救。
日常应学习规范急救操作,定期参加急救培训更新知识储备。家庭和 workplace 应配备急救箱,内含消毒敷料、弹性绷带、三角巾、止血带等基础物资。遇到紧急情况保持冷静,第一时间拨打急救电话,准确描述患者情况和所在位置。施救时做好个人防护,避免直接接触血液体液,急救后及时洗手消毒。掌握急救常识不仅能帮助他人,也可能在关键时刻自救。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推荐阅读
3.3万次播放
3.38万次播放
3.8万次播放
3.83万次播放
3.35万次播放
相关文章
专业医生团队提供
免费就医指导
热门问题
- 1 霉菌性中耳炎如何治疗
- 2 肺结核做哪种ct
- 3 孕妇叶酸800ug是否过量
- 4 眩晕复发的原因是什么
- 5 乳房结节形成的原因有哪些
- 6 什么是血管迷走性神经性晕厥?
- 7 疼痛性晕厥怎么治疗
- 8 冬天吃萝卜有清热化痰的作用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