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血粘度值偏低
全血粘度值偏低可能与贫血、血液稀释、肝功能异常等因素有关,通常表现为头晕、乏力等症状。建议及时就医检查,明确病因后针对性治疗。
全血粘度是反映血液流动性的重要指标,偏低时血液流动速度加快。轻度偏低常见于生理性血液稀释,如妊娠期血容量增加或大量饮水后。长期素食导致铁、维生素B12缺乏也可能引发营养性贫血,此时红细胞数量减少会降低血液粘稠度。病理性原因包括慢性肝病导致的血浆蛋白合成不足,或某些自身免疫性疾病引起的红细胞破坏增多。部分药物如抗凝剂、利尿剂使用不当也会干扰检测结果。
日常需保持均衡饮食,适量增加动物肝脏、瘦肉等富含铁元素的食物。避免快速大量饮水造成血液瞬时稀释。进行血常规、肝功能、凝血功能等检查时,应提前告知医生近期用药史。若伴随皮肤黏膜苍白、活动后心悸,需警惕缺铁性贫血可能,可遵医嘱服用琥珀酸亚铁片、多糖铁复合物胶囊等补铁剂。肝功能异常者需配合护肝治疗,如使用复方甘草酸苷片、双环醇片等药物。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推荐阅读
6.03万次播放
6.52万次播放
6.56万次播放
相关文章
专业医生团队提供
免费就医指导
热门问题
- 1 霉菌性中耳炎如何治疗
- 2 肺结核做哪种ct
- 3 孕妇叶酸800ug是否过量
- 4 眩晕复发的原因是什么
- 5 乳房结节形成的原因有哪些
- 6 什么是血管迷走性神经性晕厥?
- 7 疼痛性晕厥怎么治疗
- 8 冬天吃萝卜有清热化痰的作用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