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大便会出血怎么回事
拉大便会出血可能与痔疮、肛裂、肠息肉、溃疡性结肠炎、结直肠癌等原因有关,通常表现为便后滴血、粪便带血丝、黏液脓血便等症状。可通过调整饮食、药物治疗、内镜下切除、手术等方式干预。
1、痔疮
痔疮是肛门静脉曲张形成的团块,排便时摩擦可能导致出血,血液呈鲜红色且附着于粪便表面。伴随肛门瘙痒或疼痛时,可遵医嘱使用马应龙麝香痔疮膏、普济痔疮栓、地奥司明片等药物。日常需增加膳食纤维摄入,避免久坐久蹲。
2、肛裂
肛裂因粪便干硬撕裂肛管皮肤导致,出血量少但疼痛剧烈,常见于便秘人群。急性期可用高锰酸钾坐浴缓解症状,配合复方角菜酸酯乳膏促进愈合。长期反复发作需排查是否存在肛门括约肌痉挛,必要时行肛门内括约肌侧切术。
3、肠息肉
肠道息肉表面血管破裂可引起间断性便血,血液多与粪便混合。腺瘤性息肉有恶变风险,建议通过肠镜检查明确性质后行高频电凝切除术。术后需定期复查,避免进食辛辣刺激食物减少肠道刺激。
4、溃疡性结肠炎
该病引发肠黏膜糜烂时会出现黏液脓血便,伴随腹痛、里急后重感。急性期需用美沙拉嗪肠溶片控制炎症,重症患者可能需注射英夫利西单抗。缓解期应维持低渣饮食,补充益生菌调节肠道菌群平衡。
5、结直肠癌
肿瘤组织坏死出血会导致粪便隐血或暗红色血便,可能伴有排便习惯改变、消瘦等症状。确诊需依赖肠镜活检,根据分期选择根治性手术或放化疗。40岁以上人群出现不明原因便血应尽早筛查。
日常需保持每日饮水量1500-2000毫升,适量食用西蓝花、燕麦等富含膳食纤维的食物。避免用力排便,便后建议用温水清洗肛门。若出血持续超过3天或伴随头晕乏力等贫血症状,须立即就医完善粪常规、肠镜等检查。注意记录出血颜色、频率及伴随症状,便于医生准确判断病因。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推荐阅读
1.81万次播放
1.94万次播放
2.69万次播放
1.77万次播放
1.98万次播放
相关文章
专业医生团队提供
免费就医指导
热门问题
- 1 霉菌性中耳炎如何治疗
- 2 肺结核做哪种ct
- 3 孕妇叶酸800ug是否过量
- 4 眩晕复发的原因是什么
- 5 乳房结节形成的原因有哪些
- 6 什么是血管迷走性神经性晕厥?
- 7 疼痛性晕厥怎么治疗
- 8 冬天吃萝卜有清热化痰的作用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