拔火罐的好处与坏处
拔火罐是一种传统中医疗法,通过负压作用刺激经络穴位,具有缓解疼痛、促进血液循环等作用,但可能引起皮肤损伤或加重出血风险。
拔火罐通过局部负压吸引使皮肤和浅层肌肉组织充血,有助于改善局部微循环和代谢。这种物理刺激能促进炎症介质消散,对肌肉劳损、风寒湿痹等病症有辅助治疗效果。操作时通常使用玻璃罐或竹罐,在背部、肩颈等部位留置5-15分钟。部分人群拔罐后会出现暗紫色罐印,这是毛细血管破裂的表现,一般3-7天可自行消退。规范操作下可帮助放松紧绷肌肉,对慢性颈肩腰腿痛患者尤为适用。
拔火罐可能造成表皮毛细血管破裂,形成淤血或水疱,糖尿病患者更易继发感染。负压吸引会暂时增加局部血管通透性,凝血功能障碍者可能出现持续出血。操作不当可能导致皮肤烫伤,留罐时间过长会加重组织损伤。部分人群拔罐后会出现头晕乏力等不适,与刺激强度过大或体质虚弱有关。特殊部位如动脉血管走行区禁止拔罐,孕妇腹部腰骶部也需避免操作。
进行拔火罐前应评估自身凝血功能和皮肤状况,选择正规医疗机构操作。治疗后24小时内避免接触冷水,保持罐印部位清洁干燥。若出现水疱破溃需及时消毒处理,配合外用莫匹罗星软膏预防感染。治疗期间注意补充优质蛋白和维生素C,促进组织修复,避免剧烈运动加重毛细血管负担。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推荐阅读
5.76万次播放
5.59万次播放
5.72万次播放
5.39万次播放
5.21万次播放
相关文章
专业医生团队提供
免费就医指导
热门问题
- 1 霉菌性中耳炎如何治疗
- 2 肺结核做哪种ct
- 3 孕妇叶酸800ug是否过量
- 4 眩晕复发的原因是什么
- 5 乳房结节形成的原因有哪些
- 6 什么是血管迷走性神经性晕厥?
- 7 疼痛性晕厥怎么治疗
- 8 冬天吃萝卜有清热化痰的作用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