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腺炎引起的发烧怎么办
乳腺炎引起的发烧可通过物理降温、抗生素治疗、排空乳汁、中药调理、手术引流等方式治疗。乳腺炎通常由细菌感染、乳汁淤积、乳头皲裂、免疫力下降、哺乳方式不当等原因引起。
1、物理降温
乳腺炎引起的发烧体温未超过38.5摄氏度时,可采用温水擦浴、退热贴等物理降温方式。用温水擦拭腋窝、腹股沟等血管丰富部位有助于散热,避免使用酒精擦拭以免刺激皮肤。哺乳期女性需注意补水,穿着宽松透气的衣物,保持室内空气流通。若体温持续不降或出现寒战需及时就医。
2、抗生素治疗
细菌感染引起的乳腺炎需遵医嘱使用抗生素,如头孢克洛干混悬剂、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片、左氧氟沙星片等。抗生素使用期间需完成全程治疗,不可自行停药。哺乳期用药需告知医生哺乳情况,部分药物可能通过乳汁分泌。用药后可能出现胃肠不适等不良反应,需密切观察体温变化和乳房红肿消退情况。
3、排空乳汁
乳汁淤积导致的乳腺炎需规律排空乳汁,可通过婴儿吸吮、吸奶器抽取或手法按摩促进排乳。按摩时从乳房外围向乳头方向轻柔推挤,避开红肿疼痛区域。排乳前可热敷10-15分钟促进乳腺管扩张,排乳后冷敷减轻肿胀。注意保持乳头清洁,纠正婴儿含接姿势,避免乳头损伤。
4、中药调理
中医认为乳腺炎多属肝郁气滞、胃热壅滞,可遵医嘱使用蒲公英颗粒、乳癖消片、夏枯草口服液等中成药。局部可外敷金黄散或芒硝溶液减轻肿胀。饮食宜清淡,避免辛辣刺激食物,可适量饮用金银花、菊花等代茶饮。中药治疗需辨证施治,哺乳期使用需咨询中医师。
5、手术引流
形成乳腺脓肿时需行脓肿切开引流术或穿刺抽脓术,术后配合抗生素治疗。手术适应症包括局部波动感明显、超声提示脓腔形成、保守治疗无效等情况。术后需定期换药,保持引流通畅,可继续哺乳健侧乳房。严重感染可能出现败血症等并发症,需住院治疗。
乳腺炎患者应保持充足休息,避免压迫患侧乳房,哺乳前后清洁乳头。饮食注意营养均衡,适量增加优质蛋白和维生素C摄入,如瘦肉、鸡蛋、西蓝花等。发热期间每2-4小时监测体温,记录乳房红肿范围变化。若出现高热不退、乳房皮肤发紫、脓性分泌物等表现,或症状持续3天无改善,需及时至乳腺外科就诊。哺乳期需坚持排乳,但乳汁带血或脓液时应暂停患侧哺乳。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推荐阅读
3.13万次播放
3.09万次播放
3.43万次播放
3.47万次播放
相关文章
专业医生团队提供
免费就医指导
热门问题
- 1 霉菌性中耳炎如何治疗
- 2 肺结核做哪种ct
- 3 孕妇叶酸800ug是否过量
- 4 眩晕复发的原因是什么
- 5 乳房结节形成的原因有哪些
- 6 什么是血管迷走性神经性晕厥?
- 7 疼痛性晕厥怎么治疗
- 8 冬天吃萝卜有清热化痰的作用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