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肝硬化的原因
肝硬化可能由病毒性肝炎、酒精性肝病、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胆汁淤积性肝病、遗传代谢性疾病等原因引起。肝硬化是肝脏长期损伤后形成的瘢痕组织,导致肝功能逐渐丧失,需及时就医干预。
1、病毒性肝炎
乙型肝炎病毒和丙型肝炎病毒感染是肝硬化的主要病因之一。病毒持续复制可引发慢性肝炎,长期炎症刺激导致肝细胞坏死和纤维化。患者可能出现乏力、食欲减退、黄疸等症状。治疗需遵医嘱使用恩替卡韦片、富马酸丙酚替诺福韦片等抗病毒药物,并定期监测肝功能。
2、酒精性肝病
长期过量饮酒会导致肝细胞脂肪变性、炎症及纤维化,最终发展为肝硬化。早期表现为肝区隐痛、消化不良,后期可能出现腹水或消化道出血。治疗核心为严格戒酒,辅以水飞蓟宾胶囊、复方甘草酸苷片等护肝药物,严重者需肝移植。
3、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
肥胖、糖尿病等因素引起的肝脏脂肪堆积可导致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部分患者会进展为肝硬化。常见症状包括肝区不适和代谢异常。治疗需控制体重、改善胰岛素抵抗,必要时使用奥贝胆酸片等药物延缓病情。
4、胆汁淤积性肝病
原发性胆汁性胆管炎或胆道梗阻等疾病可引起胆汁排泄障碍,长期淤积会损伤肝细胞。患者常有皮肤瘙痒、黄疸和脂肪泻。治疗需针对病因,如熊去氧胆酸胶囊缓解胆汁淤积,严重梗阻需手术解除。
5、遗传代谢性疾病
血色病、肝豆状核变性等遗传疾病因铁或铜代谢异常,导致金属离子在肝脏沉积引发肝硬化。早期可能无症状,后期出现神经系统或皮肤色素沉着。治疗需低金属饮食,并长期使用去铁胺注射液、青霉胺片等驱除剂。
肝硬化患者需严格遵循低盐、高蛋白饮食,避免坚硬食物以防消化道出血。适量进行散步等低强度运动,定期复查超声和肝功能指标。若出现呕血、意识模糊等紧急症状,须立即就医。早期干预可延缓病情进展,提高生活质量。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推荐阅读
4.77万次播放
4.47万次播放
4.43万次播放
相关文章
专业医生团队提供
免费就医指导
热门问题
- 1 乳腺导管病变4a严重吗
- 2 蜂子蛰了怎么办
- 3 脑出血有哪些后遗症
- 4 刷酸要隔几天可以刷一次
- 5 木瓜的功效与作用点
- 6 有利于乳房结节的运动
- 7 儿童中暑怎么办
- 8 甲醛轻度中毒能自愈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