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物中毒症状有哪些
食物中毒症状主要有恶心呕吐、腹痛腹泻、发热寒战、头晕乏力、脱水休克等。食物中毒通常由细菌、病毒、毒素或化学物质污染食物引起,需根据病原体类型采取针对性治疗。
1、恶心呕吐
食物中毒早期多表现为胃部不适与反复呕吐。细菌性中毒如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时,呕吐物可能含未消化食物;神经性毒素如雪卡毒素则可能引发喷射性呕吐。患者可遵医嘱使用蒙脱石散、盐酸洛哌丁胺胶囊等药物保护胃肠黏膜,同时须避免进食加重呕吐的油腻食物。
2、腹痛腹泻
病原体侵袭肠黏膜会导致阵发性绞痛和水样便,志贺氏菌感染可能出现黏液脓血便。诺如病毒引起的腹泻常伴随肠鸣音亢进。治疗时可选用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胶囊调节菌群,严重脱水需口服补液盐散。腹泻期间应暂停乳制品摄入。
3、发热寒战
沙门氏菌、副溶血性弧菌等感染会激活免疫系统,引起38℃以上发热并伴随畏寒。幼儿可能出现热性惊厥。此时可遵医嘱使用布洛芬混悬液退热,同时进行物理降温。持续高热超过3天需排查继发败血症可能。
4、头晕乏力
肉毒杆菌毒素会阻断神经传导,导致肌无力甚至呼吸困难;黄曲霉毒素则可能损伤肝脏引发全身倦怠。这类中毒需立即使用抗毒素血清治疗。轻度乏力者可饮用含电解质的运动饮料补充能量。
5、脱水休克
严重呕吐腹泻会导致眼窝凹陷、皮肤弹性下降等脱水体征,婴幼儿可能出现前囟凹陷。快速补液是抢救关键,成人可每小时饮用200毫升淡盐水,儿童需按体重计算补液量。出现意识模糊等休克症状时须紧急静脉输液。
食物中毒后应暂停固体饮食12-24小时,恢复期选择米粥、面条等低纤维食物。所有海产品必须彻底加热,生熟食材分开处理。出现血便、持续高热或意识障碍时须立即就医,孕妇、老人及婴幼儿群体出现症状后建议尽早进行医疗干预。日常注意检查食品保质期,避免食用变质或来源不明的食物。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推荐阅读
1.69万次播放
1.52万次播放
1.42万次播放
相关文章
专业医生团队提供
免费就医指导
热门问题
- 1 霉菌性中耳炎如何治疗
- 2 肺结核做哪种ct
- 3 孕妇叶酸800ug是否过量
- 4 眩晕复发的原因是什么
- 5 乳房结节形成的原因有哪些
- 6 什么是血管迷走性神经性晕厥?
- 7 疼痛性晕厥怎么治疗
- 8 冬天吃萝卜有清热化痰的作用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