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伤颅内出血危险期
外伤颅内出血的危险期一般为1-14天,其中3-7天为高峰期。颅内出血的危险期与出血量、出血部位、患者年龄及基础疾病等因素相关,需密切监测生命体征和神经功能变化。
外伤后24小时内是急性出血风险最高的阶段,可能出现头痛加剧、呕吐、意识模糊等症状。此阶段需通过头颅CT动态观察出血是否扩大,同时警惕脑疝形成。部分迟发性出血可能发生在伤后2-3天,常见于硬膜下血肿或脑挫裂伤患者。老年人、长期服用抗凝药物者及合并高血压患者,其危险期可能延长至10-14天。危险期内需绝对卧床休息,避免剧烈咳嗽、用力排便等可能引起颅内压升高的行为。医护人员会监测瞳孔变化、血压波动及血氧饱和度等指标,必要时采取脱水降颅压措施。
患者度过7天危险期后仍需警惕慢性硬膜下血肿的可能,这种出血可能在伤后2-4周才出现症状。恢复期应持续观察有无新发头痛、肢体无力或性格改变等异常表现。建议保持低盐低脂饮食,控制血压在安全范围,避免头部二次受伤。三个月内禁止从事高空作业、驾驶等高风险活动,定期复查头颅CT评估恢复情况。如出现嗜睡、单侧肢体抽搐或言语障碍等表现,须立即就医处理。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推荐阅读
3.96万次播放
3.72万次播放
相关文章
专业医生团队提供
免费就医指导
热门问题
- 1 乳腺导管病变4a严重吗
- 2 蜂子蛰了怎么办
- 3 脑出血有哪些后遗症
- 4 刷酸要隔几天可以刷一次
- 5 木瓜的功效与作用点
- 6 有利于乳房结节的运动
- 7 儿童中暑怎么办
- 8 甲醛轻度中毒能自愈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