右股骨粗隆间骨折
右股骨粗隆间骨折是股骨近端转子间区域的骨折,多见于老年人骨质疏松患者,通常由跌倒等低能量损伤引起,临床表现为髋部疼痛、活动受限及下肢短缩外旋畸形。
1、病因与高危因素
骨质疏松是主要诱因,骨量减少导致骨骼脆性增加。高龄、女性绝经后雌激素水平下降、长期使用糖皮质激素、维生素D缺乏等因素均可加速骨质疏松进程。其他诱因包括交通事故等高能量创伤、病理性骨折(如骨转移瘤)、癫痫发作或晕厥导致的跌倒。
2、典型症状表现
患侧髋部剧烈疼痛且无法负重,下肢呈外旋短缩畸形,主动活动完全受限。查体可见大转子叩击痛阳性,Bryant三角底边缩短。部分患者因骨折端出血可能出现大腿肿胀瘀斑,严重移位者可损伤股动脉导致下肢缺血。
3、影像学诊断方法
X线平片可显示骨折线走向及移位程度,需拍摄髋关节正侧位及患侧全长股骨片。CT三维重建能清晰显示粉碎性骨折的骨块移位情况,MRI对隐匿性骨折敏感度高。骨质疏松患者需加做骨密度检测,双能X线吸收法测定T值≤-2.5可确诊骨质疏松。
4、手术治疗方案
动力髋螺钉内固定适用于稳定型骨折,通过拉力螺钉加压促进骨折愈合。股骨近端髓内钉系统(如PFNA)对不稳定骨折更具优势,其螺旋刀片可有效防止旋转移位。人工股骨头置换适用于严重粉碎骨折且关节面受损者,术后可早期负重。
5、康复管理要点
术后24小时内开始踝泵运动预防深静脉血栓,48小时后使用CPM机进行被动关节活动。6周内避免患肢完全负重,借助助行器进行三点步态训练。营养补充需保证每日1200mg钙剂与800IU维生素D,配合抗骨质疏松药物如阿仑膦酸钠片、唑来膦酸注射液治疗。
患者需定期复查X线观察骨折愈合情况,术后3个月内每4周随访1次。居家环境应移除地毯等易绊倒物品,浴室加装防滑垫和扶手。饮食需增加乳制品、深绿色蔬菜等富钙食物摄入,戒烟限酒以促进骨愈合。出现患肢肿胀加剧或发热需及时就医排除感染等并发症。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推荐阅读
6.57万次播放
6.98万次播放
相关文章
专业医生团队提供
免费就医指导
热门问题
- 1 霉菌性中耳炎如何治疗
- 2 肺结核做哪种ct
- 3 孕妇叶酸800ug是否过量
- 4 眩晕复发的原因是什么
- 5 乳房结节形成的原因有哪些
- 6 什么是血管迷走性神经性晕厥?
- 7 疼痛性晕厥怎么治疗
- 8 冬天吃萝卜有清热化痰的作用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