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肌梗塞心肌梗死的发病症状及前兆
心肌梗塞又称心肌梗死,发病症状及前兆主要包括胸痛、呼吸困难、恶心呕吐、冷汗及放射性疼痛等。心肌梗死通常由冠状动脉粥样硬化、血栓形成、血管痉挛等因素引起,可能伴随心律失常、心力衰竭等并发症。
1、胸痛
胸痛是心肌梗死最典型的前兆,表现为胸骨后或心前区压榨性、紧缩性疼痛,持续时间超过15分钟,休息或含服硝酸甘油无法缓解。疼痛可能放射至左肩、背部、下颌或上腹部。此类症状与冠状动脉血流急剧减少导致心肌缺血有关。若出现持续胸痛,需立即就医,医生可能根据病情使用阿司匹林肠溶片、硝酸甘油片、氯吡格雷片等药物。
2、呼吸困难
心肌梗死患者常因心功能下降出现呼吸困难,尤其在活动或平卧时加重,可能伴随咳嗽、咳粉红色泡沫痰。这与左心室泵血功能受损导致肺淤血有关。患者需保持半卧位休息,避免剧烈活动,医生可能根据情况使用呋塞米片、螺内酯片等利尿剂减轻肺水肿。
3、恶心呕吐
部分患者心肌梗死发作前会出现恶心、呕吐、上腹不适等胃肠道症状,易被误认为消化不良。这是由于心肌缺血刺激迷走神经或下壁心肌梗死累及膈肌所致。出现不明原因消化道症状合并冷汗、乏力时,应警惕心肌梗死可能,需及时进行心电图检查。
4、冷汗
突发全身冷汗、面色苍白是心肌梗死的常见前兆,与机体应激反应和交感神经兴奋有关。冷汗往往伴随其他症状如胸痛、心悸,且与环境温度无关。此时患者应立即停止活动,保持安静,避免加重心脏负荷,同时尽快呼叫急救。
5、放射性疼痛
心肌梗死疼痛可能放射至左臂内侧、颈部、下颌或肩胛区,呈钝痛或麻木感。这种牵涉痛与心脏神经分布和脊髓节段反射有关。若中老年人突发不明原因牙痛、肩背痛,尤其伴随胸闷气促时,需优先排除心源性因素,避免延误治疗。
心肌梗死患者日常需严格控制血压、血糖和血脂,戒烟限酒,保持低盐低脂饮食,规律进行有氧运动。定期复查心电图、心脏超声等检查,遵医嘱服用抗血小板药物如阿司匹林肠溶片、调脂药物如阿托伐他汀钙片。出现胸痛持续不缓解、意识模糊等危急症状时,须立即拨打急救电话,争取在黄金救治时间内开通阻塞血管。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推荐阅读
6.16万次播放
6.04万次播放
6.5万次播放
6.68万次播放
6.02万次播放
相关文章
专业医生团队提供
免费就医指导
热门问题
- 1 霉菌性中耳炎如何治疗
- 2 肺结核做哪种ct
- 3 孕妇叶酸800ug是否过量
- 4 眩晕复发的原因是什么
- 5 乳房结节形成的原因有哪些
- 6 什么是血管迷走性神经性晕厥?
- 7 疼痛性晕厥怎么治疗
- 8 冬天吃萝卜有清热化痰的作用吗?

